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即日起在第3特展室推出「快慢之間:台灣鐵道旅行特展」。圖/台史博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即日起推出「快慢之間:台灣鐵道旅行特展」,透過旅人視角,介紹及回顧百年來歷久不衰的鐵道旅行變遷,展期至明年7月9日。
特展由台史博與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合作,透過兩館典藏、民間藏家的物件等,展示不同世代的旅人們如何準備一趟鐵道旅行,呈現台灣百年來常民休閒生活的時代樣貌。
台史博館長張隆志表示,鐵道旅行在台灣經歷了不同時代與技術的多次變革,從日本時代蒸汽火車、戰後的「飛快車」、自強號到高鐵,行駛速度的改變,同時影響了每個世代對旅遊速度的感知。台灣在疫情逐漸緩解的時刻,期許大家都能在特展中,重新思考鐵道在台灣近代交通史及文明史的意義,並觀察台灣人休閒觀光和旅遊生活的多元面向。
「快慢之間:台灣鐵道旅行特展」可見從日本時代的鐵道旅行案內書、路線圖、明信片、戳印,到戰後的各式車票、鋁盒便當等物件。 圖/台師大提供
台史博表示,展覽分為「旅行移動的競速」、「跟著日本時代的火車去旅行」、「跟著戰後的火車去旅行」和「快慢雙選的新時代」4個單元,從一百多年前鐵路的出現談起。自1908年縱貫線鐵道全線通車,火車成為台灣島內最快速的交通工具,改變了人們對於空間和時間的感知,也開啟了台灣鐵道旅行的序章;1920年代起,隨著經濟情況好轉,休閒風氣興起,觀光旅行開始進入台灣人的生活中;1930年代更成為日本時代台灣鐵道旅行的輝煌年代。
展覽中可見從日本時代的鐵道旅行案內書、路線圖、明信片、戳印,到戰後的各式車票、鋁盒便當等物件;最後提到,隨著高速鐵路的出現,開啟了台灣鐵道旅行的新時代,旅人們可以依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旅行的速度,鐵道旅行也更加豐富多元。
此外,台史博表示,展場內特別設置「時光鐵道小旅行」互動遊戲,以6個謎題帶出日本時代與戰後鐵道旅行的特色,邀請民眾跟著遊戲單細看展品,發掘各世代鐵道旅行的趣味,完整解開答案的民眾還能從密碼寶箱中取得展覽訂製的紀念章,蓋上自己在博物館獨一無二的旅行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