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下承擔 桃竹苗區展現歡喜融和

人間社記者謝佩蓁桃園報導 |2022.11.08
1053觀看次
字級
「二○二二年桃竹苗區協會年會」,在佛光山寶塔寺登場。圖/人間社記者謝佩蓁

【人間社記者謝佩蓁桃園報導】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二○二二年桃竹苗區協會年會」,六日在佛光山寶塔寺登場,以「歡喜與融和」為主題,報告過去一年的成果,並頒獎表揚各項活動推廣有功人員。

活動由桃竹苗區協會會長林依潔協主持,中華總會副祕書長有容法師、《人間福報》總監楊錦郁、寶塔寺住持永懺法師、桃園講堂住持覺元法師,以及桃竹苗各道場住持、監寺法師、理事陳彩萍、區協會幹部、督導長及金門地區,實體與線上共千人參與。

回歸佛陀本懷 凝聚向心力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總會長趙怡線上致詞,讚歎桃竹苗區協會二○二二年會務推廣成績美不勝收、成果豐碩,尤其是宣講員培訓、知賓研習線上共學等,人數突破往年,金剛大隊透過聯誼交流活動,分享成長過程、創造新價值,藉此凝聚向心力,期許佛光人共同為喧擾不安的世界祈福。

「智慧從發心、精進、結緣、參與而來。」有容法師表示,「來到佛光會就像來到了選佛場,在佛光會的平台學習直下承擔」,以大會主題曲〈有您真好〉,期勉佛光人共同發心、共同感受,千萬不要空手而回。

「如果沒有疫情,大家無法體會參加活動是一種幸福。」覺元法師開示修行之道,信仰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學習不間斷,對人間佛教深信不疑,「乘著法船駛向解脫的彼岸,學習一切法門,願意承擔,發心發願『我是佛』。」永懺法師表示,在疫情中舉辦實體會議實為不易,透過桃園第一、二、三、四區會員分工合作、力行三好,呈現精采又豐富的成果。

楊錦郁指出,《人間福報》跟著各位成長二十二年了,自己作為《人間福報》的一分子,在疫情這三年並沒有停止腳步,協助將數位部建置完整,呼籲下載「蔬福生活」App,可一覽蔬食相關的新聞、商品、餐廳等資訊。

青年發揮長才 信仰有傳承

青年團團長羅羽筑表示,在道場到處都可以看到青年的身影,發揮長才、勇於承擔,繼續編織屬於青年的丰采;童軍團團長劉明忠指出,從稚齡、幼童、童軍,代代相傳,讓團集會有更豐富、有趣的收穫;慈善弘揚方面,由涂順龍檀講師報告,文化教育、會議共修,分別由區委林華廣及張維德代表報告。

頭份區帶來太鼓表演,唱起〈四海都有佛光人〉時,旗幟飄揚,更是掀起活動高潮;竹東區歡喜說唱偈語〈十修歌〉,有小朋友以稚嫩的嗓音唱出古德法語,活潑又有趣;苗栗區督導謝金城帶領烏克麗麗樂團,以活潑的音聲獲得共鳴,安可聲不斷;新竹區由六十歲到八十三歲的佛光人,表演「達摩易筋經」活絡全身的筋骨,受用無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