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年媽祖「醫美」 雲林六房媽祖尊容重現

 |2022.11.04
3143觀看次
字級
修護師李志上已修復六房媽祖正駕神尊聖顏,六房媽循古禮舉辦修容慶成典禮。圖/中華民國六房媽會提供

【本報雲林訊】以沒有固定廟宇每年都移駕搬家聞名遐邇的雲林縣六房媽祖,正尊神像因年代久遠加上經年累月搬動、沉重鳳冠負荷,致尊容斑駁龜裂、蟲蛀及木胎外露,急需整容修復,經六房媽會擲筊請示並大會議決後,邀請「名襄文化事業」修復師李志上進行檢視診斷後,今年9月以先進的技術展開「醫美整容」,為期1個月修復完成,昨晚在大北勢紅壇舉辦修容慶成典禮,六房媽祖尊容重現,信徒爭相膜拜祈福。

修容慶成典禮邀請雲林縣長張麗善為聖母戴上奉帽,並用毛巾以不碰觸神像,左右比劃,象徵為聖母擦拭洗塵,隨後再恭請聖母安座,進行三獻禮,六房媽會理事長徐萬成獻茶、縣長張麗善獻胭脂水粉、爐主獻金銀財帛,並率全場信徒團拜,信徒也爭相一睹修容後的媽祖神尊容貌。

縣長張麗善象徵性為神尊拭臉淨容後,神尊移駕進入神殿。圖/蔡維斌

六房媽會指出,媽祖神尊為木質雕刻,搭配金屬製鳳冠珠簾,頭部因長年承受鳳冠的重量及鉛線固定的壓力,加上迎請神像時晃動過大,致使珠簾斷裂波及神像面部,造成局部受損。此外,神像歷經多年巡迴搬遷移地供奉,也有蟲蛀孔洞、煙燻及木胎外露的情形。

六房媽會說,由於「六房媽過爐」這已列國家重要民俗,為讓無形文化資產得以永續,避免神像受損持續惡化,決定修護保存作業,也獲得聖母連續三聖筊同意。為確保用料工法周延,也向文化部及雲林縣府報備,且為不影響信徒參拜,特別選定參拜時間過後,以少量多次的方式進行修復,過程嚴謹,就為確保神尊完好。

張麗善表示,「六房媽過爐」是國家重要民俗,巷七是內重要的宗教盛事,感謝六房媽會對維護有形、無形文化資產的用心。文觀處長陳璧君也表示,從籌備到完成修復工程歷時近1年,足見六房媽會為延續文物的認真與細心。

六房媽祖修容慶成典禮,六房媽會率全體信徒團拜,雲林縣長張麗善恭迎神尊移駕紅壇神殿。圖/蔡維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