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米出現罕見白穗 受損面積60公頃

 |2022.11.02
584觀看次
字級
花蓮連日下大雨,吉安鄉部分水稻出現「白穗」空包彈,綠油油的稻田變成白茫茫的一片。圖/吉安鄉公所提供

【本報花蓮訊】花蓮連日下大雨,吉安鄉部分水稻出現「白穗」,是不稔實的「空包彈」,綠油油的稻田變成白茫茫的一片,農民收成勢必受影響。吉安鄉農會統計,受損農田總面積約60公頃,將爭取中央水稻收入保險理賠,減少農友損失。

吉安鄉部分水稻近日受氣候影響,結穗異常,吉安鄉長游淑貞接獲農友陳情,日前鄉公所與吉安鄉農會、稻米產銷班、花蓮縣水稻育苗技術改良協會等單位,前往稻田關心。

「過去從未見過這樣的農損狀況」種田逾40年的稻米產銷班長胡志整,及水稻育苗技術改良協會理事長葉森源紛紛表示,以前若有稻穗不稔的現象,米殼仍呈現綠色,而這次的農損,不僅是「空包彈」,整株稻穗外觀轉為白色,讓農民苦不堪言。

吉安鄉農會總幹事張德奇指出,吉安鄉種植水稻面積約400公頃,一年有二期,現正值二期稻作,水稻在開花期時,花粉因下雨被沖掉,水稻受孕受影響,之前看不出受損程度,直到近日結穗期才發現水稻受孕失敗導致稻殼變白,產生「白穗」。

吉安鄉部分水稻出現「白穗」,代表是不稔實的「空包彈」。圖/吉安鄉公所提供

張德奇表示,近年極端氣候天氣異常,已請稻農於每期稻作採4批種植,降低損失,這次受損為二期第2批,面積約40至60公頃不等。不過農委會自2016年起規定水稻收入保險,只有當稻米平均產量減損時可獲得理賠,損失金額待收成後才能計算。

吉安鄉公所統計,今年鄉內參與水稻保險投保戶數共64件,投保總面積約379公頃。張德奇認為,有些稻農除了種植品質好、收穫量較低的「台梗16號」外,也有種植其他產量較高的品種,獲得理賠機會不大。

「不論理賠金額多少,農會都會極力向農委會溝通」,張德奇說,將向農委會爭取彈性調整理賠方式,希望能針對品種設立保險制度,相信中央會滾動式調整保險理賠內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