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是一位全職媽媽,為了不讓才上小二的帆帆每天關在安親班,學到不好的行為與習慣,每天下課後,我都讓帆帆先到阿嬤家吃晚飯、做功課,等我下班後再接他回家。
阿嬤愛孫親切,不會強迫帆帆寫作業,每天晚上,帆帆都要在我的陪同下完成作業。可是最近,帆帆經常功課做到一半,就趴在桌上睡著了,持續幾天下來,讓我和外子非常心疼。
每天日復一日與孩子膠著,苦口婆心勸說,帆帆的狀況似乎也沒有太多的改善,讓我筋疲力盡,經常有著力不從心的感覺。與外子討論過後,我們仍然不希望孩子到安親班寫功課,面對生長期孩子身體和課業負擔,我該如何幫他調適,又該如何幫自己解套呢?
答:首先,要先檢視孩子的身體、學習能力及作息內容、時間和功課的分量,才能真正找出問題的癥結。如果孩子的身體欠佳,甚至有潛伏的疾病,當然容易疲倦,也無法完成一般孩子可以接受的作業量,此時家長應找醫生幫忙,診斷孩子是否有潛藏疾病,再調理孩子的身體健康。但依目前國人的平均所得及生活水準,這種情況雖可能有,但不多見。
一般而言,問題大部份出在作息時間和內容的調配不當,例如孩子活動量很大,若每次都讓孩子先玩累了,再寫功課,當然會出現作業沒寫完就想睡覺的現象。孩子每天晚上都在書桌上睡著,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孩子的體力不堪負荷。父母可主動與長輩了解孩子下課後的作息,並協商讓孩子每天吃完晚飯後,空出時間玩樂,也空出時間小睡片刻。這樣,孩子晚上自然有體力可以完成功課了。
另一種情形是,孩子本身能力不夠,對學習內容一知半解,以致得花雙倍或更多的時間去處理作業,也就容易產生學習厭倦,甚至到了睡覺時間都沒作好。這時父母必須用點精神去加強或了解孩子的困難,幫他找出原因,才能順利學習。
當然,也會有少部份的老師作業出得特別多,這主要是希望鼓勵孩子更努力,此時,父母要在旁多給予激勵,使孩子更有信心和毅力去完成他的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