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西貢六角岩柱群,入選世界百大地質遺產。圖為火石洲的早白堊世流紋質岩柱群及海蝕拱。圖/取自香港漁護署
橫洲的早白堊世流紋質岩柱群及海蝕洞。圖/取自香港漁護署
【本報綜合報導】香港名為「糧船灣組」的西貢沿岸及附近多個海島的早白堊世流紋質岩柱群(簡稱六角形岩柱群),二○○九年被納入香港地質公園;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logical Sciences, IUGS)日前公布,入選首一百個地質遺產地,美國大峽谷、內地石林喀斯特地貌、澳洲艾爾斯岩及土耳其棉花堡等也一同入選。
綜合《明報》、香港《文匯報》、香港01等港媒報導,六角形岩柱群保存完好,且分布範圍廣,是全球罕見且最具代表性的地質奇觀。
漁護署高級地質公園主任陳羽嵐表示,六角形岩柱群可與一些世界較出名的地質產地如美國大峽谷、中國大陸雲南石林喀斯特地貌等齊名,證明香港的六角形岩柱群有珍貴價值。
六角形岩柱群的形成已有逾一點四億年歷史,經火山爆發後天然形成,岩柱群排列整齊及密集,分布範圍廣闊,覆蓋陸地及海洋,分布在西貢東郊野公園糧船灣一帶、滘西洲、吊鐘洲、甕缸群島及果洲群島等約一百平方公里範圍,岩柱的直徑平均為一點二公尺,而最大更可達三公尺,露出地面的高度達一百公尺。
六角形岩柱群另一特色是岩石均以較淺色流紋質火山岩形成,因岩柱含豐富硅質,相比於世界各地的六角形岩柱顏色較淺,經風化後就成為土黃色。
火山爆發天然形成 覆蓋陸地及海洋
遊客可在西貢市中心乘搭9A小巴士,由北潭涌直達西貢萬宜水庫東壩,經萬宜地質步道近距離欣賞六角形岩柱群,途中步道平坦易行,位置也安全,沿途設有相關解說牌,供遊客了解更多有關六角形岩柱群的地質特色。另外,遊客亦可選擇參加導賞團乘船出海,欣賞位於甕缸群島、花山沿岸等壯觀的岩柱群。
陳羽嵐補充,該地質面貌具有教育意義,期望可持續發展旅遊,讓國際認識其獨特之處。她建議遊客欣賞岩柱群時,可撿起地上的石塊觸摸及觀察,藉以引發他們對科學知識興趣及培養保育意識,但切勿將石塊據為己有,應以愛護心態欣賞。
IUGS地質遺產地名錄,旨在認可全球具有高度國際科學意義的地質遺產地,以推廣其保育、教育和地質旅遊。
名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地球科學和地質公園計畫、世界各地地質調查機構和研究機構等國際組織的合作成果。主辦單位共收到一百八十一份來自五十六個國家地區的提名,所有提名均經不少於三名國際專家評估,共有三十三名國際專家參與評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