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海嘯

文/糖果姐姐 |2022.10.24
1294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糖果姐姐

上個月的花蓮地震,你有被嚇到嗎?當時的地震級數是6.4級,有國外媒體還提醒要小心是否引發海嘯。幸好後來沒有海嘯來報到,只是虛驚一場。究竟海嘯(TSUNAMI)是什麼?它是從何而來?又會帶來什麼災害呢?有地震就會有海嘯嗎?這麼多的問題,我們最能確定的是,只要聽到海嘯來了,第一個反應就是該逃命了!

全球海嘯發生次數有記載的約在260次左右,而發生的地點有80%在環太平洋地區,其中就有60%發生在日本列島附近,也就是說日本是受到地震海嘯影響較深的國家。相較於日本,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帶台灣很少有海嘯侵襲,因海嘯多來自太平洋的海底地震,而在台灣東部的海底,屬於「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板塊」交界處,海底地形陡峭,不利海嘯成形。

巨大波浪 破壞力強

發生在海裡的地震不一定會引發海嘯,但若震央在海底下500公里以內,而且規模6.5以上就有可能引發海嘯。海嘯是一種災難性的海浪,通常由海底地震、水下或海岸滑坡或火山爆發引起。波浪會以高達每小時800公里的速度從產生的脈沖向外輻射,在沿海地區附近達到30公尺的最大高度,你會聯想到潮汐嗎?但是海嘯的發生與潮汐是無關的。

海嘯這個詞在日語中源自「津波」,也就是海浪的意思,不過海嘯與風暴所產生的海浪並不同,海嘯通常由多個波浪組成,這些波浪像強大的水流一樣,如同快速上升的潮汐衝上岸。當海嘯接近海岸時,它們的行為就像一股快速移動的潮汐,比正常水域向內陸延伸得更遠,看起來就像「水牆」一樣,所到之處將直接淹沒、吞噬周邊的建物及生物,景象可謂駭人。

災難海嘯 聞之色變

因為在海岸線附近發生海嘯,可以在幾分鐘內到達沿海社區。一個經驗法則告訴大眾,如果你看到海嘯,其實為時已晚,即使是小型海嘯(例如1.8公尺高)也與極強的海流有關,能夠將人震倒。由於與海岸的複雜相互作用,海嘯波可以持續數小時。

與許多自然現像一樣,海嘯的大小範圍,通過海底敏感儀器,能檢測得到從微型海嘯到影響整個海洋海岸線的巨型海嘯,總之,海嘯不來則已,一來驚人。歷史上的大海嘯,早在100多年前就有記載。1883年8月27日荷屬東印度群島上的喀拉喀托火山爆發,當時引起的海嘯造成約3萬6000人死亡。2004年12月26日印尼的蘇門達臘外海發生9.3級海底地震,海嘯巨浪襲捲斯里蘭卡、印度、泰國等國家,除了造成30餘萬人喪生,也造成了附近海域中的珊瑚礁、紅樹林和海底魚類不小的傷害,特別是珊瑚礁所受到的破壞最嚴重,需要幾百年的時間才可以恢復,不但直接影響魚類的生存,也間接影響附近的漁業。

台灣也曾有海嘯,發生於1867年基隆、金山沿海,當時浪高約7~8公尺,估計也有百人以上的傷亡,以及1771年發生的石垣島大海嘯,掀起的巨浪高達85公尺,造成非常重大災害,吞沒有一萬多人。當我們理解了海嘯瞬間破壞力的嚴重性,平時就應該作好因應策略,遇上海嘯急難時,才能依照「往高處、往內陸;找堅固、抓牢固。」的口訣,在最短時間內遠離災禍,畢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