崁頂公熊Umas遠端追蹤結束 啟動棲地長期監測 |2022.10.19 語音朗讀 319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東海端崁頂小公熊Umas,在2021年8月中旬野放回山林。圖╱中央社 【本報台東訊】台東海端崁頂小公熊Umas去年8月中在部落族人的祝福下野放回山林,林務局特遣小組上周在距離野放地點直線約5.7公里,一處溪溝旁的青剛櫟樹下尋獲公熊配掛的衛星追蹤頸圈。台東林管處今天(19日)發布訊息指出,此次順利尋獲Umas配掛14個月餘的衛星追蹤頸圈,雖然是宣告Umas遠端追蹤工作正式結束,但後續仍將針對Umas棲地範圍進行長期監測,並持續攜手周邊社區、部落,共同營造與台灣黑熊和諧共處的友善環境。這是繼廣原部落的黑熊Mulas之後,台東林管處執行第2起經由救援、醫療、照養及野放,並順利完成階段性追蹤監測任務的台灣黑熊個案。2020年12月9日Umas被發現受困陷阱且傷勢嚴重,在崁頂部落族人迅速通報與協助下順利獲救,在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及屏科大野生動物收容中心接力完成救援及醫療照護,但牠的右前肢仍因傷重而部分截肢,在經由專業評估,認為不致影響其日常活動後決定野放。青剛櫟樹下尋獲公熊配掛的衛星追蹤頸圈。圖╱中央社台東林管處表示,10月12日透過衛星訊號解鎖Umas頸圈並掌握其掉落位置,立即派遣同仁及研究人員組成特遣小組前往搜尋,順利在距離去年Umas野放地點直線約5.7公里,一處溪溝旁的青剛櫟樹下尋獲頸圈,同時在樹幹上發現極為新鮮的黑熊爪痕及熊窩,研判此處應是Umas夜間休息的地點之一。特遣人員也發現,尋獲頸圈地點周邊森林的食物資源豐富且多元,透過與衛星定位資訊比對推斷,此處應是牠夏、秋兩季活動頻繁的棲息環境。從尋獲的追蹤頸圈內所累積的資料,初步分析發現Umas在野放後活動的最高海拔達2200公尺,活動範圍相當於252個大安森林公園,甚至可在坡度50度的山區陡坡行進無礙,在森林溪澗之間,翻山越嶺探索各類型棲地。台東林管處指出,將推廣、換發不會誤捕黑熊的改良式獵具,也將積極推動最新上路的台灣黑熊生態服務給付計畫,以整合在地資源、落實社區保育,讓Umas與其他黑熊都能健康且安全地在山林裡悠遊自在生活。此外,林管處提醒民眾,若目擊台灣黑熊或發現其受困(傷),請立即通報;即便誤捕台灣黑熊,只要盡速通報並協助救援,就不會被究辦。林務局特遣小組尋獲公熊配掛的衛星追蹤頸圈,同時在樹幹上發現黑熊爪痕及熊窩。圖╱中央社 前一篇文章 空品標準長期低於WHO 環團籲朝野提案加嚴 下一篇文章 民眾票選3大氣候政見 環團綠色和平公布 熱門新聞 01渥太華佛光山 授海狸童軍領巾2025.11.1702警告日本 陸黃海軍演、籲暫勿遊日 2025.11.1603【詩】遊園地.競馬場2025.11.1704墨西哥熱氣球節 高空爭豔2025.11.1605克林姆富家女肖像畫 估值46億元2025.11.1706芬普尼毒蛋 又爆4萬顆流入市面2025.11.1607【快樂塗鴉簿】熱鬧的內灣小鎮2025.11.1708AMR機器人 是什麼?2025.11.1709落葉刺繡 巴西百鳥寫真集2025.11.1710中日緊張 陸4海警船巡航釣魚台2025.11.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日月潭沒降雨蓄水率增加 水力發電助攻屏東書院園區公告 不能再亂餵鳥類及野生動物 尊重原民文化 七彩湖擬畫保護區盼善意對待海洋 屏東再啟動回收廢漁網計畫要維護生態 丹大地區劃設保護區桃園市復興區櫻花開 罕見「藍喉太陽鳥」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