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表示,台灣近來PM2.5濃度下降,顯示空品標準有加嚴的空品。圖/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提供
秋冬空汙季來臨,受大氣風場限制,中火附近灰濛濛的,5根煙囪若隱若現。圖/黃仲裕
【本報台北訊】我國空品標準低於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引,民間多年來要求加嚴,環團今天舉辦記者會表示,台灣現行空品標準比WHO指引寬鬆,明顯不合時宜,應立即加嚴到WHO指引標準,呼籲立委應在本會期積極提案,守護國人健康。
台灣PM2.5(細懸浮微粒)年平均值標準為每立方公尺15微克,WHO指引建議5微克。台灣PM10(懸浮微粒)年平均值標準為每立方公尺50微克,WHO指引建議15微克。除此之外,台灣臭氧、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標準都低於WHO。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表示,台灣PM2.5濃度在七年內從每立方30.3微克減少到15.1微克,改善率達到五成,證明空汙可控制;今年第三季PM2.5平均濃度為每立方公尺14.6微克,也較去年改善17%,早就達到現行15微克的標準。
彰化縣醫療界聯盟理事長錢建文表示,過去WHO指引對PM2.5標準為10微克時,台灣仍只訂15微克,依照現在看來,即使台灣訂10微克也可以達標,現在要記取教訓,按照科學證據把標準訂在WHO水準;政府已宣告淨零排放時程,空品與碳排放息息相關,將空品標準加嚴,才能展現台灣依照時程實現淨零排放的決心。
國民黨立委李德維表示,源頭管理做好,問題才會減少,台灣應該超前部署,改善國民健康跟國家問題,過去四年空汙季PM2.5平均值都高於WHO標準,且空汙多數集中在彰化以南地區,台灣應該參考WHO指引,訂定更嚴格標準、跟上世界潮流。
民進黨立委劉建國說,近來台灣空品已經有所改善,但為了提升國人健康,空品好還要更好,除了跟產業有因果關係以外,空品標準本身都應該要加嚴,雖然現在已經達標,但也要檢討原本的目標對應WHO指引原本就比較寬鬆。
時代力量黨主席陳椒華說,台灣空品部分達標,也有再加嚴精進的空間,追求PM2.5濃度更低的健康空氣,才能為人民謀求福祉,尤其秋冬空汙季又來了,應把人民健康放在首位,檢討加嚴PM2.5空品標準,投注更多行政資源,減少空汙、改善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