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車框上各個大小原點是自動駕駛汽車配置的雷達、攝像頭,用以感知各種路況,當中就會使用到大量的晶片。圖/陳政錄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政府日前宣布對先進半導體和晶片製造設備實施新的出口限制,以防美國技術被用於提升中國大陸的軍事實力,但大陸正積極發展的自動駕駛技術也恐受波及。對此,百度自動駕駛事業群組副總裁兼首席安全運營官魏東稱,短期「貌似有些制約」,但他相信,「市場會決定資源的導向」,阻礙只會是短期的波動。
據悉,電動汽車平均要使用約3,000個晶片,是非電動汽車的兩倍多,自動駕駛汽車使用到的晶片還會更多。
經濟學人智庫(EIU)分析師科泰查(Arushi Kotecha)向BBC中文表示,美國實施的出口禁令對大陸汽車產業的影響目前看來似乎有限,因為大多數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從美國採購的晶片不屬於禁令範圍。但美國可能擴大限制的範圍,或加強對美國晶片製造商的審查,如英偉達(Nvidia)就是中國電動車公司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魏東則稱,百度發展自動駕駛技術看的並不是2022年,而是未來。百度預期,2030年,中國大陸運營車輛(專業車輛)將有50%支持無人化能力;2040年,大陸的存量機動車將有80%支持全無人能力。
他強調,百度是以20年來進行產業布局。美國的晶片出口禁令,短期「貌似有些制約」。但百度相信,經濟活動是圍繞經濟價值在走,只要中國有市場,就一定會有市場的調配資源,市場會決定資源的導向,而不會只是基於短期的政治博弈。
魏東還說,況且美國的禁令不會影響中國大陸推動國產可替代技術的逐步迭代和形成。但他也坦承,百度自動駕駛汽車套件目前是全球採購,從全球供應商中選擇能帶來最佳產出的產品。
百度是中國大陸最早布局自動駕駛的網路科技大廠之一,百度Apollo自動駕駛測試總里程已超過3,200萬公里,旗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台「蘿蔔快跑」已進軍大陸10個城市,訂單量累計超過100萬。
今年7月21日,百度正式發布第六代量產無人車—Apollo RT6,號稱具備城市複雜道路的無人駕駛能力,且成本降至人民幣25萬元(約新台幣110萬元),已經與新能源汽車相當。
衛東說,人民幣25萬元的定價將讓自動駕駛汽車具備普及化條件。百度預計Apollo RT6在2023年進行小批量投放,2024年開始規模化投放市場。他相信,中國有機會快速成就自動駕駛汽車的商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