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富敏
年過八旬的母親視力漸漸退化,幾經手術治療仍無明顯進展,因視力不佳,已無法像以前來去自如,想出去逛逛採購都不敢出門。
端午節前我傍著媽媽一起整理過兩天要包粽子的繩串,媽媽感嘆年老了,哪兒也不敢去。我安慰著媽媽:「您還這麼厲害,只是視力差一點,沒關係,您要去哪兒我帶您去。」媽媽總不好意思麻煩子女,因為大家都要上班。我說:「小時候都是媽騎摩托車載著我到處去,現在換我載您,想去哪兒就告訴我。」
媽媽靦腆的笑了:「是啊!妳小時候手骨折,我揹著妳去看醫生,那時家裡窮,爺爺說妳這查某囡仔不用醫了……」每每聽到這往事,我就會淚眼盈眶。
早年家裡清苦,我還是嬰兒時,因手骨折拖延好久才被媽媽發現不對勁,在那重男輕女的時代,一個小女嬰不會招太多關注的。於是媽媽揹著我到處籌錢求醫,終於看了醫生,醫生卻搖頭表示拖太久已無法醫治:「這女孩左手恐怕會萎縮無法正常。」媽媽哭了很久,所幸遇到了一位接骨推拿師,死馬當活馬醫,真把我醫好了,而且只跟媽媽收一點點醫療費。長大後我得知此事,想去找這接骨師說聲謝謝,可惜他老人家已仙逝。
媽媽最遺憾她沒讀過書,所以總勉勵我們要繼續升學。我是么女,運氣好,家裡經濟漸好轉,媽看我讀書好像還滿行的,鼓勵我升大學。大學聯考前媽媽比我還緊張,爸爸說沒考上國立大學就別讀了,因為四個姊姊都因家境未能上大學。於是媽媽一有空就騎著摩托車載我到寺廟拜拜,求神明保佑我能考取國立大學。其實那時的我壓力無比大,但我聽媽媽的話,她凌晨二、三點起來工作,我就跟著起來念書,托祖先及神明的保佑,總算考上了國立大學。媽媽便騎著摩托車載我到各寺廟去還願。
我知道媽媽很不捨我們承受的壓力,只能求神明保佑我們。現在當媽的我,也是這樣為孩子祈願,給他們精神上的支持,這是身為媽媽對孩子的呵護。
媽媽細數過往的艱苦,總會訓示我們:為人家媳婦就是要為全家著想;不計較,用寬仁的心處事接物,家就會圓滿。聽著這些往事,偷偷擦下滴落的淚水,我輕輕跟媽媽說:「媽媽別再操煩了,換我們來照顧您,換我載您去您想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