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救地球 NASA撞偏小行星

 |2022.10.13
658觀看次
字級
美國太空總署(NASA)11日表示,上月底進行的「雙小行星改道測試」(DART)太空飛行器,成功改變目標行星的自然軌道,是人類史上首次改變天體運行。圖為撞擊示意圖。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11日宣布,上月26日和離地球1090萬公里(約677萬哩)外小行星「迪莫弗斯」(Dimorphos)對撞的小太空船,把小行星撞出它的天然軌道,這是人類首度改變天體的運行,有助今後萬一有「隕石撞地球」危機時,地球或可躲過一劫。

這個耗資3.3億美元、費時七年的「證明概念」任務,也是人類首次測試是否可能防止彗星撞地球;太空總署在華府發布各地天文望遠鏡的觀測記錄,證實這艘「自殺太空船」達成了首要目的,純憑動力就改變了小行星的運行方向。

過去兩周的天文觀測資料顯示,這個環繞「迪迪莫斯」(Didymos)運行的「衛星小行星」在碰撞後,離「母行星」稍微近了一些,環繞一圈的時間縮短了32分鐘。

軌道周期改變4% 人類分水嶺時刻

NASA署長納爾森(Bill Nelson)說,從星球防衛或人類文明的立場來看,這都是「分水嶺時刻」,「感覺像是電影情節,但這不是好萊塢。」

足球場大小的「迪莫弗斯」(Dimorphos)每11小時55分繞行比它大5倍的「迪迪莫斯」(Didymos)一圈,測試太空船衝撞器(冰箱大小)以2萬2531公里(約1.4萬哩)時速,直接和「迪莫弗斯」(Dimorphos)對撞,稍微把它的軌道推近「迪迪莫斯」(Didymos)一些,繞行一周的時間縮為11小時23分鐘,迪莫弗斯的軌道周期因此改變了4%,即32分鐘。

本計畫的科學家史戴特勒(Tom Statler)說,對撞後,小行星「稍顯搖晃」,但需後續觀察,才能確認是否搖晃。

總署行星科學組組長葛雷姿(Lori Glaze)說,測試結果說明「我們有能力轉移這般大小的小行星可能造成的危險」,不過關鍵在於「早期發現」危險。

這次試驗當中的兩個小行星或測試器本身,都沒有對地球構成任何威脅。「迪莫弗斯」等級的小行星就算撞上地球,也不會造成全球性的大災難,但足以毀滅一個大都市。

科學界事先預測,這次對撞可以縮短「迪莫弗斯」的軌道路徑至少10分鐘,但只要可以改變73秒就算成功,結果改變了30多分鐘,超出預期。

測試太空船名為「雙小行星改道測試」(Double Asteroid Redirection Test , DART),2021年11月由太空探索公司的火箭發射進入太空後,大部分時間由地面控制台人員導航,最後階段再交給它自己的自動導航系統控制。

DART在概念驗證上的成功,讓一度只存在於《世界末日》(Armageddon)、《彗星撞地球》(Deep Impact)及《千萬別抬頭》(Don't Look Up)等科幻片或科幻小說的情節化為現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