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年輕時對金錢從不曾捨不得,甚至超出自己能力,但接下來因為教育費、被人倒錢等種種因素,造成至今已壯年了,仍是沒有積蓄,還跟親友、銀行有借貸。活到這把年紀了,得到的卻是丈夫的嫌棄,還有親友的不諒解,覺得是我一個人不會理財而拖垮家庭;連兒子不服管教都變成我的責任。請法師能給我一些建議。
福報禪師答:所謂「貧窮夫妻百事哀」,金錢雖然不是萬能,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如妳所言,如果到了中壯年還要為債務奔走,而仍然沒有開源節流的觀念,家人親友之間可能除了相互扶持之外,就真的必須盡到規勸的責任了。
我們常常期待身邊的人事物不變,一旦發生變化,例如損失財物、親愛的人變成敵對等,都讓我們難以接受而產生痛苦焦慮。不過,同樣遭遇逆境的兩人,正向思考比較能面對挑戰。
已造成的事實,一直悔恨也於事無補,在佛法修行中,離苦得樂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修心轉念」,首先我們要改變過去對世間現象的錯誤認知,學習讓心寧靜下來。在錢財方面沒有處理好,這是自己過去方法不對的結果,不必怨怪他人,假如妳願意面對,且開始行動,就有機會轉化。
妳可以想想生活中如何量入為出、淡泊知足、不亂花錢、省吃儉用,並努力工作把錢存起來等以解決負債問題。家庭,是因緣和願力組合而成,應該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先生、婆婆及親友之間的是非閒話,要一一去解釋,恐怕更疲勞,對現況也無實際的幫助。
至於孩子的管教,建議你分開思考、處理會比較好。最後勸妳,家和才能萬事興,而且妳的心要能清清楚楚,凡事正面思考,問題會慢慢解決。(61)
《人生問卷》專欄是交流的天地,舉凡人生、生活、佛學的問題,歡迎讀者e-mail或傳真詢問,福報禪師將和大家一同探訪人生的答案。網址mtn11@fgs.org.tw,傳真(02)8787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