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宜高速公路頭城與蘇澳段先通車,往後從頭城到蘇澳只需十五分鐘車程,北宜高的用路人在感受高速方便的同時,卻也產生新的問題。因為據媒體報導,即將上任的交通部長郭瑤琪女士宣稱,未來高速公路將實施電子匝道收費;媒體還報導,宜蘭在地民眾認為政府死要錢,抱怨連連。
所為「匝道收費」,依據國外的經驗,就是在車輛由交流道進入高速公路的時候先做紀錄,等到車輛從另一個交流道離開高速公路的時候,再結算使用高速公路的里程,並據以收取通行費。本來使用高速公路的里程數愈多的用路人應該繳交較多的費用,才是符合公平原則的作法。
為什麼交通部宣稱採行較公平的封閉式收費,反而會讓宜蘭縣的用路人不服氣呢?其實這是習慣和預期心理導致誤會的結果。
北宜高的用路人理當不至於會期待政府不收費,只是由中山高和二高的使用經驗,推論出北宜高也會採取匝道收費的預期心理,官員的主張和民眾的預期心理不一致,當然就會引起抱怨。
事實上,抱怨是不必要的,如果北宜高真地採取匝道收費,民眾關心的應是每公里的費率合理與否。假設費率合理,匝道收費還有其優點,即用路人上高速公路時索取憑證,離開時結帳交錢,不必像中山高速公路每經過一個收費站都要停下來繳費,反而是方便許多。
媒體說民眾抱怨「頭城到蘇澳短短二十四公里,還規畫設十二個匝道收費」,應該是一種誤會。正確地說,十二個匝道大概是指北宜高的頭城到蘇澳段有十二處交流道可以上下,收費多寡與匝道數量應該沒有關聯,而且用路人也沒有必要在每個匝道交錢。
嚴格來說,匝道收費並非完全沒有缺點,例如每個匝道都要裝置收費的設備,增加一個交流道就要增加一套設備。所以若宜蘭縣的民意代表要求交通部增加北宜高的交流道,交通部可能配合意願不高,以致無法向中山高一樣,沿途密集開設交流道,如此,或許會讓民意代表覺得很沒有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