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的幼蟲水躉,生活在水中。
蜻蜓有著發達的複眼、強壯的翅膀、瘦長的腹部,是肉食性的昆蟲,捕捉蚊、蠅等其他昆蟲為食,最佳觀察時節及地點,便是天氣變冷以前的溼地上方。
同屬蜻蛉目的蜻蜓與豆娘,均是優秀的捕食者,蠕蟲、蝶蛾及蜉蝣常是蜻蜓的食物,成蟲甚至會捕獵蒼蠅、蝴蝶等昆蟲。
根據記載,蜻蜓目出現於3億年前的石炭紀,生存於地球的歷史很早。但是化石記錄表明,一些曾稱霸地球的巨型蜻蜓,展翼時可達70公分,可惜早已絕種。
全球現存已知的蜻蜓目共39科種約 7000個物種,台灣目前已確認的品種有13科161種,其中28種為專有或獨有亞種。
蜻蜓在空中最大的天敵為鳥類、蜘蛛,即使是體型巨大的蜻蜓,也難逃人面蜘蛛的魔掌。
在水邊,蜻蜓常一不小心就被河邊的青蛙吞食掉了,有些魚類也會飛躍出水面偷襲空中的蜻蜓。
陸地上會獵食蜻蜓的,則是敏銳且守株待兔的食螳虻、螳螂和強盜蒼蠅,食蟲虻體型雖小,卻會捕食體型比自己的大上許多的蜻蜓。
(彌生/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