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7日宣布針對晶片新出口管制措施,限制美商將特定先進晶片和製造設備出售給中國大陸廠商,以限制中方發展超級計算機和半導體開發的技術,並避免中方透過晶片發展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等軍事系統。
FDPR重擊華為 裁製俄羅斯
根據路透報導,這可能是自1990年代以來針對將科技出口到中國,變動最大的美國政策;若實施,美國技術和晶片製造將不再能支援中方,會使得中國的晶片製造產業倒退數年。
它依據的是美國出口管制法規中的「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oreign Direct Product Rule,FDPR)。FDPR在2020年8月用來對付中國電信設備公司華為。美方切斷對華為的晶片供應,但事後發現有不少公司仍向華為供應在美國以外工廠生產的晶片。
監管機構發現,幾乎所有晶片工廠都含有美國供應的關鍵設備,因此美國政府現在進一步擴大FDPR的範圍,將美國技術或機器製造的晶片貿易也適用於內,這一舉措重擊華為智能手機業務。2022年2月俄羅斯進攻烏克蘭後,美國監管機構也使用這個方式,切斷對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晶片供應。
商務部資深官員表示,大陸除了使用晶片發展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也被運用在大規模監視等侵犯人權的領域。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新規定將使中國大陸軍事運用開發延宕,包含核子和超音速武器。商務部表示,這將保護美國的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
商務部針對特定先進的計算半導體晶片、交易涉及超級計算機最終用途和實體清單者,實施限制性出口管制;此外,商務部也對特定半導體製造和集成電路(IC)最終用途的交易,施加更多限制。
陸:背離公平競爭原則
此外,彭博新聞報導,根據熟悉美國總統拜登政府決策情況的人士指出,針對中國大陸可能襲擊台灣的應急計畫已做加強,並稱在最壞的情況下,美國會考慮協助撤離台灣的高技能晶片工程師。
根據報導,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估計,中國大陸入侵和台積電的損失可能會對全球經濟造成超過1兆美元的破壞,約為整個半導體行業全球年銷售額的兩倍。
我經濟部則是強調,國際間包括中國大陸都應該了解,台灣已和全世界包含大陸的經濟交織在一起,對全世界來說,台海穩定和安全才是最好的供應鏈投資。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美國出於維護科技霸權的需要,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對中國大陸企業進行惡意的封鎖和打壓,這種作法背離公平競爭原則,違反國際經貿規則,不僅損害中國大陸企業的正當權益,也將影響美國企業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