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一千零一夜》又作《天方夜譚》

◎王燕 |2008.04.21
437觀看次
字級

《一千零一夜》是著名的阿拉伯民間故事集,是廣大的阿拉伯人民在從八世紀到十六世紀的漫長歲月中,不斷創造而成的。曾被高爾基譽為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壯麗的一座紀念碑」,故事主要來源於波斯、埃及、伊拉克及遠古中國,也夾雜了一些阿拉伯民族改造過的歐、亞、非地區的民間傳說和故事。

《一千零一夜》在藝術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它想像瑰麗奇特,情節曲折生動,結構嚴謹自然,語言明白曉暢,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鮮明的浪漫色彩,因而受到了阿拉伯和世界人民的廣泛歡迎。

《一千零一夜》的名稱出自這部故事集的引子。相傳薩桑國的國王山魯亞爾生性殘暴,他因為痛恨王后與人有私,將其殺死。此後每天都要娶一個少女,第二天就殺掉。

宰相的女兒山魯佐德為拯救無辜的女子,自願嫁給國王。山魯佐德進宮後,每夜給國王講故事,但每到精彩處天就大亮了,國王要上早朝,只好留到講完故事再殺。

就這樣,故事講了一千零一夜,國王終於醒悟。

中國曾經稱阿拉伯國家為「天方國」,所以《一千零一夜》在我國也被譯作《天方夜談》。

但又為什麼「夜談」後來又寫成「夜譚」呢?這就要說到中國古代的一種習慣酖酖避諱。

避諱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語言禁忌,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避諱指對君主和尊長的名字不直寫其形,不直呼其音,如神話傳說中的「嫦娥」本作「姮娥」,因避宋真宗「趙恒」諱,改「姮」為「嫦」。

唐武宗的名字叫李炎,為了避諱,人們在寫「夜談」時,就改成了「夜譚」。

後來人們在使用「天方夜譚」這個詞時,往往延伸為無稽之談的意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