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地震倒數」民間App 氣象局解惑原因

 |2022.10.05
920觀看次
字級
氣象局解惑為何民間App可以預測地震規模,也有倒數地震抵達的功能。圖╱取自臉書粉專「報地震-中央氣象局」

【本報台北訊】台東縣關山鎮、池上鄉9月17日、18日接連發生全台有感的顯著地震,民間的「KNY台灣天氣.地震速報App」在民眾感受到地震搖晃前就發出警報,引起網友討論,盛讚「真的很準」。對此,中央氣象局官方臉書粉專「報地震-中央氣象局」解惑,該款民間App有跟氣象局簽約。

網路上爆紅的民間App,可以預測地震規模,也有倒數地震抵達的功能,民眾好奇資料從哪裡來。

氣象局表示,在大家熟悉的國家級警報中,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的地震速報(預警)技術,是以少數地震測站的資料,非常快速計算地震的預估規模與震度,迅速發報給學校、交通運輸、防救災體系及大眾。

氣象局說,氣象局為擴大地震速報的服務能量,無償開放地震資料與演算技術,像是該App中的震波來襲倒數技術,任何有興趣的民間單位或是學術單位,都可以向氣象局簽約、申請使用,並研發後續應用。

氣象局表示,氣象局免費開放這些資料,提供各單位分析和開發,期許我國民眾在生活中不只能透過國家級警報、新聞媒體來蒐集地震訊息,而是可以藉由更多元的管道,擇其所需,即時獲得地震速報或相關減災防護的資訊。

此外,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開發的「地震測報 App」,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下載使用,即時掌握地震動態。

至於氣象局可以將「地震倒數」功能應用在國家級警報上嗎?氣象局說,由於PWS警報內容不僅是地震預警,還有大雷雨即時訊息、公路封閉警戒、水庫洩洪警戒、土石流警戒、疫情通知、防空警報等,因此,現階段比較難做到「客製化」的地震預警。

除此之外,氣象局說,氣象局也不希望國家級警報淪為一般地震資訊傳達平台,而是希望民眾養成聽到警報聲即趕緊進行防護動作,才能有效達到減災目的。

另外,氣象局提醒民眾,如果使用地球科學觀測資料,並隨意發表地震預測或是觀測的資訊,除了可能違反氣象法,也有違反社會秩序相關法令之虞。請勿觸法,更不要隨意傳播相關言論,以免造成社會大眾的不安。

友善連結:

國際化的地震資料中心:https://gdmsn.cwb.gov.tw/

地震速報軟體專區:https://scweb.cwb.gov.tw/zh-tw/guidance/eew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