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數位藝術節「真相碎片」 探討假新聞產製過程 曹麗蕙 |2022.09.30 語音朗讀 132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美國藝術家瓦倫・奈迪奇的作品〈披薩門—從謠言到妄想〉。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每天一起床就開始滑手機?我們到底是被動接受訊息,還是有能力選擇自己想看的訊息呢?「2022第十七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即日(30日)起至10月10日於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同步登場,今年以「真相碎片」為題,探討在數位全球化的時代下,「訊息傳播」與「真相製造」的過程。荷蘭藝術家ARK作品〈LAWKI- 通道〉。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策展人楊祥昀分享,「真相碎片」有弄假成真的意思,「大家可能都收過、轉傳或不小心相信過假新聞,這些訊息怎麼被產製、傳播,是這次想要探討的問題」。她表示,在真假難辨的「後真相」時代,人們所以為的真相,很可能是平台演算法推送、大數據與人工智慧運算,或政黨及企業透過平台所形塑的真相。而這次參展作品,展現敏銳的社會觀察與深刻的反思,議題包含:解開假訊息的生產過程、自製弄假成真的新聞、創造有別於社群媒體的演算法等。美國藝術家瓦倫・奈迪奇的作品〈從景觀社會到藝術工業〉。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這次在科教館主題邀請展,展出美國藝術家瓦倫・奈迪奇(Warren Neidich)、哈希布.阿曼德(Haseeb Ahmed)、The Yes Men、荷蘭ARK和台灣藝術家施懿珊、許哲瑜的作品。其中,瓦倫・奈迪奇的作品〈從景觀社會到藝術工業〉曾於2018年威尼斯雙年展展出,今年特別為數位藝術節量身設計,再次以超大型霓虹燈裝置展現人類意識如何被重新結構,成為資本主義操控下的大數據裡,錯綜複雜的一部分,如同置身巨型腦神經系統當中。美國藝術家哈希布.阿曼德作品〈股市天氣〉。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哈希布.阿曼德的作品〈股市天氣〉利用全球股票市場證券交易指數,透過人造氣象,以沙子模擬出荒漠景觀,暗喻全球經濟表現。The Yes Men是媒體藝術家和行為倡議者,多次假扮世界貿易組織(WTO)、麥當勞及道氏化學公司(Dow Chemicals)的「發言人」,出席各種會議、電視節目和座談會發表言論,以嘲諷幽默方式討論環境問題,及大企業如何藉此獲利。台灣藝術家施懿珊作品〈記憶戰爭〉。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前一篇文章 勞保費率明年調漲至12% 勞工每月多繳17-46元 下一篇文章 台鐵玉里至富里仍客運接駁 拚農曆年前全線搶通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 駝峰天使2025.11.0402魏碧糈 用茶講心教品德2025.11.0103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4【墨香流韻】一筆清香 一念無塵 梅適情2025.11.0205【營養專欄】破解糖尿病飲食4大迷思2025.11.0106【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62025.11.0207社論--做自己的數位主人2025.11.0208盧世祥 以金繕工藝圓滿人間愛2025.11.0109【看人間】老人應要活得快樂,而不是活得合理2025.11.0410南天寺30周年口述歷史 登英國期刊專欄2025.11.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普發1萬開放登記 經長籲:用在國旅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到宅牙醫推14年 牙醫不足、病患苦等新青安到期 卓揆:不會原方案延長花蓮木瓜溪橋 7日完工立委提案修氣象法 未來有機會放高溫假 作者其他文章時尚老人捐設備 點亮逆風少年舞台夢台北雙年展 思慕為橋連結世界金漫獎 黃健和獲特別貢獻獎台北藝博會 趙無極、草間彌生作品吸睛國際佛光會 3度獲公益金質獎雲門關不掉的耳朵 聲響融入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