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數位藝術節「真相碎片」 探討假新聞產製過程 曹麗蕙 |2022.09.30 語音朗讀 131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美國藝術家瓦倫・奈迪奇的作品〈披薩門—從謠言到妄想〉。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每天一起床就開始滑手機?我們到底是被動接受訊息,還是有能力選擇自己想看的訊息呢?「2022第十七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即日(30日)起至10月10日於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同步登場,今年以「真相碎片」為題,探討在數位全球化的時代下,「訊息傳播」與「真相製造」的過程。荷蘭藝術家ARK作品〈LAWKI- 通道〉。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策展人楊祥昀分享,「真相碎片」有弄假成真的意思,「大家可能都收過、轉傳或不小心相信過假新聞,這些訊息怎麼被產製、傳播,是這次想要探討的問題」。她表示,在真假難辨的「後真相」時代,人們所以為的真相,很可能是平台演算法推送、大數據與人工智慧運算,或政黨及企業透過平台所形塑的真相。而這次參展作品,展現敏銳的社會觀察與深刻的反思,議題包含:解開假訊息的生產過程、自製弄假成真的新聞、創造有別於社群媒體的演算法等。美國藝術家瓦倫・奈迪奇的作品〈從景觀社會到藝術工業〉。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這次在科教館主題邀請展,展出美國藝術家瓦倫・奈迪奇(Warren Neidich)、哈希布.阿曼德(Haseeb Ahmed)、The Yes Men、荷蘭ARK和台灣藝術家施懿珊、許哲瑜的作品。其中,瓦倫・奈迪奇的作品〈從景觀社會到藝術工業〉曾於2018年威尼斯雙年展展出,今年特別為數位藝術節量身設計,再次以超大型霓虹燈裝置展現人類意識如何被重新結構,成為資本主義操控下的大數據裡,錯綜複雜的一部分,如同置身巨型腦神經系統當中。美國藝術家哈希布.阿曼德作品〈股市天氣〉。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哈希布.阿曼德的作品〈股市天氣〉利用全球股票市場證券交易指數,透過人造氣象,以沙子模擬出荒漠景觀,暗喻全球經濟表現。The Yes Men是媒體藝術家和行為倡議者,多次假扮世界貿易組織(WTO)、麥當勞及道氏化學公司(Dow Chemicals)的「發言人」,出席各種會議、電視節目和座談會發表言論,以嘲諷幽默方式討論環境問題,及大企業如何藉此獲利。台灣藝術家施懿珊作品〈記憶戰爭〉。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前一篇文章 勞保費率明年調漲至12% 勞工每月多繳17-46元 下一篇文章 台鐵玉里至富里仍客運接駁 拚農曆年前全線搶通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印尼佛教學院 學佛交流會深度對話2025.08.0502佛光山尔有寺獲贈 兩岸藝術家阿彌陀佛書法2025.08.0403新北.三芝 田野祕境水中央 雲影天光映稻香2025.08.0404社論--慎防公共政策私盲化2025.08.0405馳援旗山土石流撤離居民 佛光人送暖2025.08.0606新加坡佛光山 祝福彌陀學校考生金榜題名2025.08.0707人間音緣 多倫多佛光山音樂會 2025.08.0508大馬雙語禪修營 啟發修道省思2025.08.0709【思鄉的父親】年夜飯的規定 2025.08.0710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13》第十章 指導現代人生活的修行方法2025.08.0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MLB鄧愷威生涯首勝 投5局無失分基隆石垣渡輪9月開航 旅遊新選擇松嶺之星 閃耀八卦山脈馬來虎泡尾巴 清涼一下林田官吏派出所 爭取修復預算關稅20% 輪胎大廠美訂單劇減3成 作者其他文章豫劇遇上歌仔戲 3大劇團聯演白水史學泰斗許倬雲辭世 享耆壽95歲關西世博We TAIWAN 台灣繪本展開跑星雲大師全集、墨海春秋 互贈典藏翠玉白菜9月出差捷克 小白菜姐妹代班南美館再現福爾摩沙時代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