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南韓人日常生活中,最常講的口頭禪是「빨리빨리」,意思就是「快一點」,也引發凡事要求快、急躁的壓力甚至情緒病狀。廣受矚目的發呆比賽受疫情影響時隔三年後,十八日重回橫跨漢江的潛水橋舉行,今年多達四千多人報名,希望藉此減輕壓力。
二○一四年開始舉辦發呆比賽的藝術家Woops Yang表示,受理報名時會詢問參賽者的原因,過去很多人是想在忙碌生活中暫時放空休息,這次則有很多人表示在疫情下累積許多新的壓力,希望藉由參賽釋放。
比賽共九十分鐘,每十五分鐘會為參賽者測量一次心搏數,心搏曲線愈平穩、得分就愈高,加計現場民眾投票後選出優勝者。但進行過程中,不准參賽者過於放鬆真的睡著,否則就會以違規取消資格。
談起創辦比賽的契機,Woops Yang回憶,她在從事藝術活動時曾遭遇低潮,當時無法創作,幾乎被不安及罪惡感淹沒,於是決定給自己一天「沒有任何計畫」的時間,「真的那樣過了一天,不安與罪惡感真的都消失了」。
除了為解消自己的不安,Woops Yang提到,在南韓社會氛圍影響下,人們不免會感受到「必須認真生活」的壓力,「我想,那些忙碌的人會不會跟我一樣也想停下來休息,那如果大家聚集在一起發呆,會不會就沒那麼不安了」。
她說,發呆比賽開辦以來,可以感受到社會對發呆的看法更為正面,甚至有許多父母會帶著孩子參加。一名獨自參賽的爸爸表示,,希望藉由這次比賽好好體驗一番,「下次也想帶著家人一起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