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英國女王時代落幕

 |2022.09.20
1126觀看次
字級
國葬儀式前,英國軍樂隊在倫敦林蔭大道行進。圖/美聯社
國葬儀式後,女王靈柩在軍警引導下行經倫敦街頭。圖/美聯社
西敏寺是英國王室聖地。圖/美聯社
伊麗莎白二世靈柩在國葬儀式結束後,離開西敏寺。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8日以96歲高齡辭世,喪禮19日在西敏寺舉行,英國全境默哀2分鐘。英國上下、世界領袖和全球各地王室成員,在這場隆重國葬中,向象徵一個偉大時代的女王告別。國葬儀式後,女王19日晚間在溫莎城堡的喬治六世紀念禮拜堂下葬,長眠父親喬治六世、丈夫菲立普親王身旁。



19日清晨,停放在倫敦西敏廳的女王靈柩,正式停止讓民眾瞻仰哀悼。4天來,數十萬人大排長龍,為了向這位在位70年的君主致敬60秒,倫敦市中心的人龍綿延數公里。美國總統拜登、日皇德仁和法國總統馬克宏等領袖政要,18日都到西敏廳悼念。

19日上午10時44分,覆蓋著蘇格蘭皇家旗的女王靈柩,由皇家海軍護送移駐西敏寺,王室成員都在靈柩後方步行跟隨。包括國王查理三世、安妮公主、安德魯王子和愛德華王子,女王的4名子女都來送母親最後一程。

婚禮聖歌 葬禮上再次響起

國葬19日上午11時在西敏寺舉行,約2000名政要貴賓,包括全球500位領袖出席,成為近年來眾領袖難得聚首的場合。包括拜登、日皇德仁、南非總統拉馬福薩、庫克群島總理布朗等出席,還有強森、梅伊、布朗、布萊爾等英國前首相。

英國19日為紀念伊麗莎白二世,放假一天,成千上萬民眾在國葬儀式路線周邊徹夜等候,各大公園擠滿人潮。儀式開始時,海德公園的閒聊聲徹底靜下來,民眾站著觀看大螢幕,目送靈柩進入西敏寺。

葬禮由西敏寺座堂主任牧師大衛.霍伊爾主持,英國坎特布里大主教威爾講道與主持託付禮。伊麗莎白二世1947年婚禮上的聖歌,也在葬禮上演唱。

「王室禁衛騎兵團」奏起輓歌〈最後崗位〉後,西敏寺和全英國進行2分鐘默哀,隨後唱國歌並吹奏風笛,宣告儀式結束。伊麗莎白二世在西敏寺成婚,1953年在西敏寺加冕,最後也在這裡向大眾告別。國葬透過電視直播,是英國史上首次。

伊麗莎白二世國葬儀式結束後,19日晚間移靈至溫莎城堡,與父親喬治六世、丈夫菲立普親王長眠於喬治六世紀念禮拜堂。菲立普親王去年4月葬於喬治教堂下方的皇家墓穴,在女王過世後遷葬,和女王相伴。

迎2000貴賓 維安超過奧運

查理三世18日歡迎世界領袖到白金漢宮,並表示,感謝國人和世界各地民眾傳來慰問訊息,讓他無比感動。

由於各國王室成員及政商名流出席,倫敦警方嚴格監控「從天上到下水道」每個角落。19日有超過1萬名員警值班。大都會警察局副局長坎迪說,此次維安任務,是倫敦警隊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超越倫敦奧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