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日福食逾半年 驗出首件群馬「蒟蒻粉」具微量輻射

 |2022.09.14
714觀看次
字級
食藥署公布最新輸入食品輻射檢測結果,驗出開放以來首件自原本管制的五縣市進口的食品,具微量輻射。 圖/擷取自食藥署

【本報台北訊】衛福部食藥署2月21日起,開放日本福島、茨城、櫪木、群馬、千葉等五縣市的食品進口,並加嚴食品中原子塵或放射能污染容許量標準。食藥署今公布最新輸入食品輻射檢測結果,驗出開放以來首件自原本管制的五縣市進口的食品,為群馬縣生產的「蒟蒻粉」,具微量輻射,「銫-137」以及「銫-134與銫-137總和」皆為4.8貝克/公斤,已勸導業者退運銷毀。

我國於2016年修正食品中原子塵或放射能污染容許量標準,碘131在乳品及嬰兒食品的標準為55貝克/公斤,其他食品則由300貝克/公斤加嚴調整至100貝克/公斤。

銫134與銫137總和在一般食品從370貝克/公斤,加嚴至100貝克/公斤。乳品及嬰兒食品從原本的370貝克/公斤,加嚴調整為50貝克/公斤。另,增訂飲料及包裝水為10貝克/公斤。

根據食藥署公布最新的輸入食品輻射檢測結果,來自群馬縣的「蒟蒻粉」於上月25日送驗後,今結果出爐,「銫-137」以及「銫-134與銫-137總和」皆為4.8貝克/公斤,雖未違規,但已要求退運。不過這也是開放以來,第一件來自原本禁止輸入食品日本五縣市中檢出微量輻射的食品。

而今年檢出微量輻射的日本食品,還有冬菇、香菇粉、舞菇片、乾香菇、濃縮藍莓果汁,分別來自於日本鳥取、山形、長野、德島,都是檢出微量的「銫-137」以及「銫-134與銫-137總和」,最高為來自山形的香菇粉,「銫-137」以及「銫-134與銫-137總和」為10.1貝克/公斤。

食藥署長吳秀梅表示,今年檢出有六件微量輻射的食品,都沒有超過我國加嚴訂定的標準,但依照立院的決議,如果驗出微量的輻射,建議先勸導業者退運,因此這件食品也是建議業者是否退運,至於是否要銷毀,則由業者自行決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