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莫花園的科學奇蹟 文/時空通訊 |2022.09.10 語音朗讀 628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利用天然日照及人工LED燈,製造植物所需的二氧化碳。圖/Giacomo d'Orlando無毒無蟲害的水底蔬菜是真正有機栽培的蔬菜。圖/Giacomo d'Orlando潛水夫在海底農場中照顧植物。圖/Giacomo d'Orlando尼莫花園的外觀,就像一顆顆海中浮球。圖/Giacomo d'Orlando從底部向上拍攝尼莫花園。圖/Giacomo d'Orlando目前可種植的蔬菜種類愈來愈豐富。圖/Giacomo d'Orlando 文/時空通訊今年5月出版的《自然》新聞刊登了一張照片,由《自然》攝影團隊挑選出當月最佳科學圖片,是由攝影師吉亞科莫·奧蘭多(Giacomo d'Orlando)拍攝的「尼莫花園」海底農場,這系列照片同時在今年的國際索尼世界攝影大賽中,獲得環境類別攝影獎第3名。攝影師拍攝的這系列照片,主題是義大利古里亞海岸的諾利村附近海面下8公尺的情景,有人在那裡建造了一個海底農場,稱為「尼莫花園」。奇葩的尼莫花園計畫這項探索性的實驗計畫,由海洋珊瑚礁集團(Ocean Reef Group)創始人兼老闆塞爾吉奧·甘貝里尼(Sergio Gamberini)突發奇想開始創建的,這個公司原來只是一個運營潛水項目的公司,甘貝里尼隨後動動腦袋,於2012年開始研發在海底種植植物的可能性。甘貝里尼所率團隊的初衷,是為了利用義大利的海洋資源,探索那些看似沒有條件的環境下如何實現種植,並實現規模化和降低成本,為未來一些靠海的乾旱地區提供種植解決方案。海底打造小型生物圈 2013年,甘貝里尼父子倆親自操刀,穿上潛水服開始了建造。他們的做法是在距離海岸100公尺處左右的海面8公尺深的水下,固定幾個塑料球,在球內形成一個小型生物圈,種植包括蔬菜、花卉等一些植物。這項看起來帶有科學探索的事業,一開始並不順利,首先是遭遇法律層面的障礙。義大利政府出於環境保護的需要,不允許任何公司組織在水下建造永久性設施。經過多方斡旋,最終獲准建造海底農場,但農場設施每年只能在水下保持3個月。可拆卸設計減少衝擊這看起來就不是永久設施了,解決了法律問題,卻給設計帶來較大困難。因為這些海底農場設施既要抵禦海水的壓力和海流的衝擊,還得隨時都要能夠拆卸。反覆試驗的結果,就是將海底農場設計成「生態球」,他們用鋼架和有機玻璃建造了6個「生態球」,並用鋼架固定在水深8公尺的海底。實驗項目開始以來,還一直受到社會質疑,有許多人認為這種項目完全是閒著沒事幹,海水中種那麼幾棵植物沒有任何意義,且破壞了大海的自然美。有的甚至還惡意攻擊,認為是譁眾取寵甚至有什麼陰謀等等。但甘貝里尼不為所動,堅持自己的初心,他認為這種探索對未來農業的擴展和可持續性有很大意義,尤其是對那些靠近海面、土地貧乏且很難種植的區域意義重大。發展前景被大大看好「尼莫花園」的成功,目前已引起了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和熱議,一些資本團隊紛紛要求加入,但甘貝里尼很是慎重。2021年7月,尼莫花園與德國西門子公司達成合作,讓這項事業實力大增。任務是改進現有技術,並逐步實現產業化和成本優化,形成世界可持續食品替代品的首個基地。現在,尼莫花園開始計畫增加溫室數量,嘗試增加作物種植的品種,如番茄、四季豆,以及適合在潮溼環境中生長的菌類等,找尋更多開發的可能性;同時,甘貝里尼也根據已經積累的技術,開始製造生產一些小型生物圈,出售給水族館;還在探索一些與尼莫花園結合的海底觀光和旅遊項目。未來福音且拭目以待根據計畫,未來的尼莫花園很有可能實現經濟效益,成為全世界沿海國家可以模仿的一種商業模式。可以預見,這棵科技之花經歷多年磨難,已經破土而出,或許已經逐漸進入茁壯成長階段。至於未來會成蓬勃發展之勢嗎?且拭目以待。而從更長遠來看,在溫室效應日益顯現的今天,地球的海洋面積占據了70%,且水下能夠過濾掉輻射等,許多陸地難以解決的問題,如果真正能夠利用這廣袤的空間開展大規模種植業,對地球人類將是多大的福音啊。海底種植技術和優勢很多人會問:在海水中種植植物,究竟怎樣解決採光和灌溉系統,又有哪些優勢呢?其實「尼莫花園」選中的這塊海域,本身陽光就非常充足,在6~8公尺水下有足夠的光照來保證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在冬天或陰天光照不足情況下,研究人員在生態球內安裝了LED燈光照明,通過人造光來補充自然光照不足。而灌溉所需的淡水,是生物球內部的海水蒸發自動提供的。這些被固定在海床上的球體,內部填充空氣,球體內部的海水由於球體內部溫差而蒸發,並在球體表面冷凝,裡面種植的新鮮植物,就是依靠球體內壁的冷凝水來滿足所需的水分。也就是說,這些球體並非完全封閉──球體上部分被空氣占據,下面充盈著海水,這樣,在球體內的溫差下,海水會不斷蒸發,又在球體上冷凝,形成了一個不斷循環的小型生態圈。球體內部設置傳感器,讓管理人員即時掌握生物圈內部的溼度、pH值、氣溫、二氧化碳濃度等,內部高濃度的二氧化碳是植物的最愛,它們吸食足量的二氧化碳就像打了營養針,異常迅速的生長。而在海水下開展種植業還至少有兩大優勢:其一是恆溫,海水中晝夜溫差很小,在地中海北部沿海大陸架上,6月下旬的水溫在25℃左右,球體內溫度可達29℃,是蔬菜等植物生長的最適宜溫度;其二是無蟲害,讓植物在一個不受昆蟲和寄生蟲影響的環境下茁壯成長。這第二點當然要在種植前對種子和土壤做好處理,必須消滅其中的寄生蟲和蟲卵等,這一點在陸地上是沒有辦法做到的。因為陸地上隨時都有昆蟲和各種寄生蟲入侵,但在被海水隔絕的水底就沒有這種擔憂。這種蔬菜,才是真正的有機無公害健康食品。不過,限於目前法律約束,尼莫花園只能在每年的5到9月進行試驗,在溫室內已經種植成功的植物也僅限於羅勒、萵苣、草莓、豆類等,但實驗計畫後勢看好,種類也在陸續增加中。 前一篇文章 碳捕捉技術 讓淨零碳排初露曙光 下一篇文章 AI機器人提升 垃圾分類正確率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3榮譽勳章博物館 訴說得主英勇故事2025.05.0804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5社論--關稅談判須公開透明2025.05.0806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07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8社論--大罷免、大讓步、大對抗2025.05.0909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10【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交通號誌 夏日減秒因應 未來建築潮流 和小生物當鄰居倫敦空汙地址 改變歐洲房價網購減碳 從包裝循環利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