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糖尿病列為國內十大死因第四名,每年約有一百一十萬人,飽受糖尿病之苦,多數患者的血糖控制並不理想。醫師呼籲,須隨時監測血糖值,做好飲食控制。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常務理事游能俊表示,一般病患認為,空腹時血糖在九十到一百三十間就是控制良好,但許多空腹血糖控制在這個範圍的病患,糖化血色素數值仍高於控制指標。這是因為忽略了餐後高血糖,食物經消化後血糖增加,在血糖不斷飆高下,造成血管受損,長久可能產生心肌梗塞與腦梗塞等病症。(記者邱麗玥攝)
游能俊指出,患者只要可利用血糖機,確實做到測量同一餐,餐前與餐後的血糖變化,用以調整飲食、規則用藥,加以適當運動,血糖是可以有效控制的。
目前多數人使用有條碼的血糖機,誤差值最高可到百分之四十三,最近也有免條碼的血糖機上市,可自動卸除試紙,避免忘記或錯誤輸入試紙編碼的問題,誤差率可降到百分之四以下。
醫師說,多數患者認為水果健康,但其實有些水果的糖分相當高,尤其是榴槤,患者絕對要忌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