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成良田一收變兩穫 拜曹公香火繚繞百餘年 王淑芬 |2022.09.04 語音朗讀 199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鳳山知縣曹謹引水開渠灌溉,讓鳳邑旱地變良田,後人感念恩澤,建祠建廟祭祀,至今香火繚繞。圖/記者王淑芬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初到鳳山的民眾必然會對不時出現的關鍵字「曹公」感到好奇,原來曹公圳、曹公路、曹公廟、曹公國小都是為紀念清朝鳳山知縣曹謹開鑿「曹公圳」讓旱地變良田的德政而命名,後人奉祀162年,至今香火繚繞。被外界稱為「廟祝」的農田水利署高雄管理處(前身為高雄農田水利會)處長呂文豪說,農民領受到曹謹興水利建大圳讓旱地成良田,建祠、建廟,每年11月1日「曹公聖誕」帶領委員及信眾行三跪九叩禮祭祀百餘年前的「水利工程先驅者」曹公,也是後人飲水思源的最佳寫照。他說,清道光年間,鳳山、大樹、仁武、鳥松、大寮、林園、小港、左營、楠梓及橋頭一帶都是農業莊稼,可惜農民常要昂首望雲霓,一旦老天爺不賞臉,土地乾涸就是大旱歉收。史料記載,道光十七年(西元1837年)鳳山大旱,曹謹奉派鳳山知縣,當時的知府告知要「足食才能弭盜」。曹謹於巡視鳳山縣境即現今的屏東、高雄,發現在九曲塘畔下淡水溪(現今高屏溪)一帶有豐沛的水源,於是他啟動開圳灌溉荒田的計畫,歷經2年掘圳44條,圳渠川流澤被約2100多公頃。圖 / 記者王淑芬地方百姓歡喜原本只能一收的農田變兩穫,農家收成增加漸能溫飽,人民感念曹謹興水利嘉惠農業,於是將大圳命名為「曹公圳」,後來鳳邑在道光二十一年又逢大旱,曹謹再授權開闢「曹公新圳」46條,灌溉面積再增加約2000公頃。農民作物兩穫歸功曹謹知縣興水利開大圳的功德在基層流傳,鳳山縣民後來在咸豐十年(西元1860年)追崇曹謹並於鳳儀書院建祠朝拜。曹謹的恩澤不僅百姓稱慶,曹公圳灌溉數千公頃,農穫增產的政績還受到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的肯定,盛讚曹謹是有遠見的水利工程先鋒,不忍曹公祠傾圯,於是在光緒二十六年(西元1900年)捐資、捐地在鳳山曹公路重建曹公祠。圖 / 記者王淑芬不過當時追崇曹公政績,祭祀都只是「長生牌位」,信眾認為有失莊嚴,於是地方仕紳稟神請示決定塑造曹公金身,於民國81年安座曹公神尊,同時將「曹公祠」晉陞為「曹公廟」,續享後代香火。圖 / 記者王淑芬代代子孫有感曹公圳、新曹公圳開渠灌溉澤被後代,文史工作者爬梳曹謹事蹟,追祀他興水利、開水渠、引水道工程的遠見,鳳邑赤山文史工作者鄭溫乾等人還在民國88年踏上「尋根知縣曹謹之旅」,攜帶曹公廟的香火跨海到河南沁陽市曹公墓園祭拜,當時距離曹謹辭官返鄉已相隔154年。圖 / 記者王淑芬呂文豪說,當時兩岸學者還針對興水利、開大圳提高農業產能舉行「曹謹公學術研討會」,揭露更詳盡的曹公事蹟,也增進兩岸的交流議題。後來高雄縣政府文化局邀請專家會勘「曹公圳」水門舊址,在2000年將曹公圳舊碑及閘門列為縣定古蹟,也舉辦過「曹公文化節」活動。呂文豪指出,鳳山、大樹、大寮一帶在還沒有開鑿水圳前,高雄平原沒有完整的灌溉水渠,無法引高屏溪川流,農民看天作物歉收,舉目盡是乾涸黃土,百姓食不溫飽難免盜心,所以才會有曹謹履新前,知府熊一本建議「足食弭盜」的施政方向。圖 / 記者王淑芬後來,44條曹公圳從大樹區九曲塘引高屏溪水灌溉,穩定、充足的川流滋養田畝,過去龜裂的「看天田」不再黃沙飛揚,平原有綿密的水圳網路,荒地變良田,稻米能一年2穫,人民廣建糧倉,也讓鳳山縣成為南台灣重要的米糧產地。直到現在,曹公圳仍是高雄市灌溉農田、防洪的重要渠道,呂文豪說,旱季透過調控還能挹注大高雄地區民生用水,暫解乾旱之苦。圖 / 記者王淑芬儘管時代進步,人民的生活型態改變,但是曹公圳引水灌溉成就農民兩穫澤被數代,曹謹堪稱為「水利工程的先驅者」;全國僅有的「曹公廟」至今香火繚繞,已成了鳳邑人民的信仰中心。 前一篇文章 南華首辦大專生生命教育研習營 啟發學子生命關懷 下一篇文章 打造慢運動有成 南華攜手泰大學推創生 熱門新聞 01佛光會參與COP30 推廣環保與心保2025.11.1302新馬寺大專佛學生活營 學習生活中覺有情2025.11.1303法華禪寺皈依典禮 佛子開啟修行旅程2025.11.1304球星陳傑憲出書 盼助人跨過低潮2025.11.1305【相守一輩子】 學習向另一半求助2025.11.1306璀璨燈光 映照千年運河2025.11.1307土耳其運輸機墜毀 20軍人罹難2025.11.1308【觀我望己】追日,散策旅程 (下)2025.11.1309健力世錦賽 中華隊再奪3金2025.11.1310習近平會西班牙國王 盼成戰略夥伴2025.11.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為學生健康把關 南市發表營養教育專書佛大參訪汶萊 辦學特色獲當地高中肯定 南華雲水書車成果展 展現全台首創由孩子創作AR繪本 校外文化體驗計畫開跑 逾5000名師生走出校園口腔保健 壽山攜手獸醫為狒狒拔牙、根管治療策展水圳故事 小學生化身自然觀察家 作者其他文章修行入廚慈悲入味 台韓寺剎飲食交流學童當小農 種出玉米窗簾大崗山淨山健走行三好 佛光人守護山林佛光山書蔬展11月8日登場 好看好吃好玩一針一線60載 林全誠繡出神韻人生紫斑蝶越冬 現幽谷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