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內Omicron BA.5疫情升溫,昨增3萬3483例本土個案,是本周連續第4天單日新增破3萬例,反應疫情正在上升,指揮中心持續檢討抗病毒口服藥增購計畫;為防堵新變異株,衛福部食藥署昨核准莫德納次世代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同意18歲以上成人可用於第3劑、第4劑追加,需與前一劑疫苗間隔3個月時間接種。
指揮官王必勝表示,次世代疫苗(雙價疫苗)共分為兩種,一種是原始株加BA.1,另一種是原始株加BA.5,我國現行採購及審查EUA為原始株加BA.1,此款也能防護BA.4、BA.5,至於如何施打、施打族群、間隔時間及決定進貨量等,待後天召開ACIP專家會議再做討論,目前採購小組已準備好,一旦會議通過,即會聯絡疫苗採購、運送期程,最快9月底進貨,9月底、10月初開放施打。
提升防禦力 目標全民接種
食藥署表示,莫德納次世代疫苗每劑0.5mL,含有25微克原型株mRNA,以及25微克Omicron BA.1變異株mRNA。經審查其第5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若用含BA.1的次世代疫苗當作追加劑,更能誘發較優的BA.1中和抗體免疫反應,也能誘發對抗BA.4、BA.5的中和抗體免疫反應。施打次世代疫苗常見不良反應,包括注射部位疼痛及腫脹、疲倦、頭痛和肌肉痠痛等。
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台灣今年以BA.2為主流株,感染過Omicron的人,再接種次世代疫苗更能預防BA.4、BA.5,不過每個人感染程度不同、時間點也不同,希望能以全民接種次世代疫苗為目標,若採購疫苗計畫受到其他因素干擾,導致次世代疫苗數量無法供所有成人接種,應以較脆弱的高危險群優先接種。
疏散入境人潮 加開防疫巴士
昨新增3萬3483例本土個案,131例中重症及36例死亡個案,較年輕死亡個案為兩名40多歲患者皆為共病死亡。另新增2名兒童重症MIS-C個案,1人住院治療中,累計國內兒童重症共198例。王必勝表示,目前抗病毒口服藥物數量足夠,存貨量有3個月以上,若疫情規模較大、藥物用量更大時,隨時都可以與廠商聯絡增購,會小心謹慎評估。
日前指揮中心調整邊境每周5萬人入境,然而9月1日下午時段,同時間20多班航班入境,因防疫計程車量不足,當時關閉PCR唾液篩檢,使得入境旅客及外籍生、移工數百人塞爆機場,引發衝突事件。
對此,王必勝說,經檢討後將透過尖峰時段加開免費防疫巴士、請公路總局增加防疫計程車數量、民眾盡量請親友接送或自駕,以及勞動部針對移工、教育部針對境外生做交通分流等,避免人流圍堵導致滯留機場。
本月12日起,校園防疫規定改採新制,班上若有確診者,只要同班老師、學生快篩陰性則不必隔離,王必勝表示,因0至2歲幼童無法使用快篩,須透過症狀判斷,如果當班級有多人確診而家長有疑慮時,建議暫時不要送去托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