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陳達和他的歌》復刻黑膠唱片封面。圖/洪建全基金會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1977年由洪建全基金會出版的黑膠唱片《民族樂手—陳達和他的歌》,在絕版45年後,今年宣布重新發行限量復刻版本,且首度完整呈現陳達演唱33首民謠古調的歌詞與曲譜,要將「民族音樂瑰寶」陳達及恆春民謠的亙古魅力,跨世代傳遞並推廣至國際。
出生於屏東恆春的民間藝人陳達,家徒四壁、孑然一身;抱著月琴到處吟遊,即興彈唱、出口成歌。1977年,洪建全基金會重新出版《民族樂手—陳達和他的歌》唱片,獲得廣大迴響,並榮獲當年金鼎獎首屆「唱片類」獎項。陳達純淨的歌聲與連結土地的民歌,令國人驚艷。
洪建全基金會表示,1978 年12月16日,美國宣布與台灣斷交,當晚雲門舞作《薪傳》在嘉義首演,低迷哀傷的氣氛籠罩現場。表演中陳達〈思想起〉滄桑的歌聲訴盡先民來台的辛酸,讓所有人動容。因為唱片出版,因為雲門舞集的《薪傳》演出,人們的內心因歌聲深深觸動,更加認同台灣這塊土地。
然而陳達於唱片發行4年後隨即辭世,其本已極為稀少的即興說唱表演藝術創作,至今多已流失。在洪建全基金會50周年之際,基金會重新復刻《陳達和他的歌》,向經典致敬。
洪建全基金會與Sony Music台灣分公司合作發行,先將孤本典藏聘請專家進行數位修復,之後送至德國黑膠刻片大廠直刻金屬母版(DMM),精確呈現陳達原音。除了唱片復刻,《陳達和他的歌》也已搶先於3月在各大音樂串流平台上架數位版本;同時,也邀請設計師顏伯駿操刀設計視覺形象,展露濃厚的地緣特色。
洪建全基金會指出,在2022年發行的復刻版本中,最重要的是將陳達演唱33首民謠古調的歌詞與曲譜首度完整呈現,且以道地的台語文重現,同時呈現中文及英文原意,讓最在地的台灣民謠音樂與國際接軌,不受語言限制。而33首歌唱曲調則全部轉譯成符合月琴演奏的簡譜,還原陳達吟唱時的自由與即興的音樂魅力。
洪建全基金會表示,所有詞譜皆已於洪建全基金會官方網站公開,希望藉由再次梳理陳達的音樂,讓台灣的民謠持續為新世代創作者帶來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