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生畫集】群烏助葬

文/林少雯  |2022.08.31
1239觀看次
字級
圖/豐子愷

文/林少雯

漢顏烏,事親至孝。父亡,負土成墳,群烏啣土助之,其吻皆傷。因以縣名。

──《異苑》



這則護生故事,也真神奇,令人不可思議。有情有識、有情有義、有靈有性,這就是有情眾生。

這則〈群烏助葬〉的護生故事,出自《異苑》一書。《異苑》共有十卷,為南朝宋劉敬叔所撰。劉敬叔,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少穎敏,有異才。在東晉安帝及宋文帝、宋明帝時曾為官,亦曾任長沙景王(劉道憐)驃騎參軍。

《異苑》屬古籍中的志怪小說類,為留存至今較為完整的一部。其他還有陶淵明的《搜神後記》、王嘉的《拾遺記》、吳均的《續奇諧記》等。六朝的鬼神志,孕育出了後來唐代的傳奇小說。

像〈群烏助葬〉故事中這樣動物有靈,與人類互動,或報恩、或報仇的事,不是靈異事件,我們在生活中偶爾也會遇見。所以讀到這樣的故事,心裡會覺得溫暖,這種親愛、友善和慈悲的感覺,正可療癒人心。

此故事發生在漢朝,有一位叫顏烏的人,是個孝子。父親不幸去世時,顏烏含悲忍淚埋葬遺體,親自動手挖地築墳。他可能一邊工作一邊悲傷地哭泣,時而停下來,想到父親生前種種,與自己對父親的孺慕之情,禁不住嚎啕大哭。

如此的悲傷氛圍,深深撼動了在林子裡棲息的烏鴉。烏鴉中有一種叫慈烏的,是一種知孝順、能反哺的鳥類。慈烏見顏烏悲痛至此,非常不忍,於是呼朋引伴群集一起,飛來幫助這位孝子,用嘴喙搬運土塊助葬,甚至鳥喙都受傷了。

顏烏本來不叫這個名字,因慈烏助葬令他感動,後來他才將自己的名字改為顏烏。孝子和慈烏的感人事蹟,也讓當地改名為「烏傷縣」,即浙江有二千多年歷史的義烏古城,現為著名的「世界小商品之都」。

當年的故事有三個版本,此為其一,學者研究後認為,「群烏助葬」比較符合大眾的傳統心理。而現今保存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新莽時期銅鑄的「烏傷空丞印」,歷史學者認為即是烏傷文明的最重要實據,也是這個地區最早的文字形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