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郎英
L 問要不要冷飲,我婉謝並告知胃不好所以只喝溫開水。其實我年輕時也曾有一段與手搖飲難分難捨的纏綿歲月,那時每天早晚一杯,而且無甜不歡無冰不樂。直到胃潰瘍發作,每喝必吐,這才開始戒飲。
起初喝白開水時真的很不能適應,無色無味,五感不滿足,心裡更是空虛,總覺得缺少魂魄似的。後來慢慢喝習慣了,反倒能嘗出天然水質的甘醇潔淨,對於外在誘惑也能不動如山,不喝就是不喝。倘若哪天貪嘴偷嘗,胃會馬上揭竿抗議,拉瀉嘔吐蜂擁而至,警示我謹遵教訓不得造次。
雖然目前已經能夠節制有度,但回想起那段與糖共舞的甜蜜時光還是很懷念的,人不輕狂枉少年嘛。所以看待孩子和老伴為了「垃圾飲食」大鬥法時,我不鼓勵也不強制,只要不太超過,趁年輕嘗點鮮也是人生難得經驗,就像L 說的:「品味不一樣的美食,生活多了繽紛色彩,人生才有樂趣。」
老伴不喜外食,孩子認為的美食珍饈,在他眼裡盡是垃圾食物,像手搖飲、速食餐、泡麵、零嘴等等,如果被他撞見,可以嘮叨個半天。所以,當孩子想解饞時,都得避開老爸,家裡不時上演貓捉老鼠戲碼。
孩子最常用的逃脫術就是「知己知彼」。先打電話掌握老爸動向,然後利用空檔時間盡快解決,吃完後毀屍滅跡,再噴些芳香劑掩蓋殘留氣味。至於泡麵和薯片等乾糧儲放位置,不能大剌剌見光死,要選老爸不會開的抽屜,塞入深處再蓋上毛巾偽裝。
萬一老爺子提早回家鎮守客廳,孩子就使出「陳倉暗渡」妙計。因為我的臥室緊鄰陽台,他們將食物飲料從窗戶偷渡,託我保管,趁老爸上廁所時,迅雷不及掩耳地搬回自己房間。
我雖然認同老伴的健康理論,但又不忍苛責孩子的生理需求,所以當覺得孩子太沒節制時,就扮豬隊友洩漏機密;若覺得老伴管太嚴時,就當煙霧彈幫忙掩護。因此在我們家仙拚仙的戰場上,我可說是深藏不露的雙面間諜。
不過,我還是會不時傳些養生飲食訊息給孩子參閱,吃美食也要顧健康,這樣人生才能維持彩度,不讓病痛來糾纏。看他們能挑有機蔬果飲和蔬食餐,我知曉孩子明白父母用心,也懂得照顧珍惜自己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