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紓壓抗老化 可降染疫風險 陳玲芳 |2022.08.22 語音朗讀 88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專家提醒,應多關心身邊長輩的身心健康,尤其要陪伴他們建立「紓壓」習慣,以延緩老化速度。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每年8月第4個星期日為「祖父母節」。祖父母節前夕,專家提醒,除應多關心身邊長輩身心健康,也要陪伴他們建立「紓壓」習慣,以延緩老化速度,同時降低染疫風險。根據一篇2022年6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研究顯示,創傷事件、工作壓力、日常生活中的壓力與歧視,都將加速中高齡者免疫系統老化,增加罹患癌症、心血管疾病,以及感染新冠病毒等疾病風險。研究由南加大學者所進行,引用分析密西根大學《健康與退休研究》數據中的樣本,包括5,744名50歲以上的美國成人。參與者需填答一份有關社會壓力經驗問卷,包括:壓力相關生活事件、慢性壓力、每天遭遇到的歧視和終身歧視,再進行血液樣本分析。研究發現,壓力得分較高者其免疫特徵看起來更老,新鮮的對抗疾病細胞比例較低,白血球磨損的比例較高。即使在控制教育、吸菸、飲酒、身體質量指數和種族或民族後,壓力相關生活事件,與T細胞較少的關聯,仍然很強。結果指出,控制不良飲食和低運動量後,壓力與加速免疫老化間的關聯,就減少了。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表示,近20年,科學研究已證實壓力會降低免疫功能、造成炎症反應,這兩者都與「增加罹病風險」與「老化」有關。上述研究從流行病學的觀點,再次證實這個已成熟的理論。劉嘉逸說,壓力的定義是「個體對於壓力源的身心反應」。他提醒,生活中的壓力源有千百種,很多是無法避免的,因此「學習與增強壓力調適能力」相當重要。而此研究指出,「改善飲食和運動」有助於緩解與壓力有關的免疫老化,提供了我們很有建設性的結論,值得大家重視並身體力行。專家表示,飲食上要避免對高齡者設定過多「健康」迷思,要讓他先「喜歡吃、願意吃」,再去檢視食物成分。圖/pexels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老化和行動力會相互影響,有時在漸漸老化的過程行動力就會下降,也可能因為「愈來愈少動」而加速老化。她建議民眾,鼓勵長者運動時,首先要讓他覺得自己「做得到」,避免讓他因壓力、挫折而排斥。而對肌力已流失或較體弱的長者,可鼓勵其從房間走到客廳來回,並紀錄次數,讓他看到當天的成果,有助於增強「明天再多做」的動力。手部肌力,則可搭配握力器,讓長者看電視時,就能進行手部運動。飲食上,要避免對高齡者設定過多「健康」迷思,要讓他先「喜歡吃、願意吃」,再去檢視食物成分,若是有慢性疾病長者也不用太過擔心,只要按時服藥、不攝取過量,均屬「可控制」範圍。總之,改善長者飲食和運動行為,必須循序漸進,增加他們的愉悅感,只要壓力減低,就有助於延緩老衰、降低染疫風險。專家提醒,改善長者飲食和運動行為,必須循序漸進,增加長者的愉悅感,只要壓力減低,就有助於延緩老化、降低染疫風險。圖/pexels 前一篇文章 北榮攜手中華電信 遠端守護嬰兒安全 下一篇文章 處暑潤肺防秋燥 多吃葡萄白木耳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在家戒會 海內外戒子行佛2025.10.2702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心能轉境2025.10.2703紐國馬努考東區警局培訓 北島佛光山召開2025.10.2804【小土豆日記】泡麵來襲2025.10.2705跆拳世錦賽 18歲劉侑芸奪金2025.10.2706台北動物園壁畫 展現野性生命力2025.10.2707【台灣媽媽在荷蘭】網路世界 不能有話就說2025.10.2708巨型卡通登維港2025.10.2709中美談妥 貿易協議框架2025.10.2710星光水岸樂園 親子暢快消暑2025.10.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伊甸推頤養食 讓長輩吃得美味握力減弱健康警訊 反映身體功能下降勤刷牙反蛀牙? 醫:並非愈用力愈好AI判讀、基因、血液檢測 3技術早期揪出失智症防腸病毒、流感 洗手降25%風險睡眠好常運動穩定代謝 身體不發炎大腦不早衰 作者其他文章伊甸推頤養食 讓長輩吃得美味握力減弱健康警訊 反映身體功能下降AI判讀、基因、血液檢測 3技術早期揪出失智症防腸病毒、流感 洗手降25%風險三好校園共識營 306校推教育向善食安醫師顏宗海 教你打造無毒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