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紓壓抗老化 可降染疫風險 陳玲芳 |2022.08.22 語音朗讀 87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專家提醒,應多關心身邊長輩的身心健康,尤其要陪伴他們建立「紓壓」習慣,以延緩老化速度。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每年8月第4個星期日為「祖父母節」。祖父母節前夕,專家提醒,除應多關心身邊長輩身心健康,也要陪伴他們建立「紓壓」習慣,以延緩老化速度,同時降低染疫風險。根據一篇2022年6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研究顯示,創傷事件、工作壓力、日常生活中的壓力與歧視,都將加速中高齡者免疫系統老化,增加罹患癌症、心血管疾病,以及感染新冠病毒等疾病風險。研究由南加大學者所進行,引用分析密西根大學《健康與退休研究》數據中的樣本,包括5,744名50歲以上的美國成人。參與者需填答一份有關社會壓力經驗問卷,包括:壓力相關生活事件、慢性壓力、每天遭遇到的歧視和終身歧視,再進行血液樣本分析。研究發現,壓力得分較高者其免疫特徵看起來更老,新鮮的對抗疾病細胞比例較低,白血球磨損的比例較高。即使在控制教育、吸菸、飲酒、身體質量指數和種族或民族後,壓力相關生活事件,與T細胞較少的關聯,仍然很強。結果指出,控制不良飲食和低運動量後,壓力與加速免疫老化間的關聯,就減少了。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表示,近20年,科學研究已證實壓力會降低免疫功能、造成炎症反應,這兩者都與「增加罹病風險」與「老化」有關。上述研究從流行病學的觀點,再次證實這個已成熟的理論。劉嘉逸說,壓力的定義是「個體對於壓力源的身心反應」。他提醒,生活中的壓力源有千百種,很多是無法避免的,因此「學習與增強壓力調適能力」相當重要。而此研究指出,「改善飲食和運動」有助於緩解與壓力有關的免疫老化,提供了我們很有建設性的結論,值得大家重視並身體力行。專家表示,飲食上要避免對高齡者設定過多「健康」迷思,要讓他先「喜歡吃、願意吃」,再去檢視食物成分。圖/pexels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老化和行動力會相互影響,有時在漸漸老化的過程行動力就會下降,也可能因為「愈來愈少動」而加速老化。她建議民眾,鼓勵長者運動時,首先要讓他覺得自己「做得到」,避免讓他因壓力、挫折而排斥。而對肌力已流失或較體弱的長者,可鼓勵其從房間走到客廳來回,並紀錄次數,讓他看到當天的成果,有助於增強「明天再多做」的動力。手部肌力,則可搭配握力器,讓長者看電視時,就能進行手部運動。飲食上,要避免對高齡者設定過多「健康」迷思,要讓他先「喜歡吃、願意吃」,再去檢視食物成分,若是有慢性疾病長者也不用太過擔心,只要按時服藥、不攝取過量,均屬「可控制」範圍。總之,改善長者飲食和運動行為,必須循序漸進,增加他們的愉悅感,只要壓力減低,就有助於延緩老衰、降低染疫風險。專家提醒,改善長者飲食和運動行為,必須循序漸進,增加長者的愉悅感,只要壓力減低,就有助於延緩老化、降低染疫風險。圖/pexels 前一篇文章 北榮攜手中華電信 遠端守護嬰兒安全 下一篇文章 處暑潤肺防秋燥 多吃葡萄白木耳 熱門新聞 01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2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3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4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05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6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7【白色墨水】輝之印象 畫布上的永恆記憶2025.08.0308味覺圖有謬誤2025.07.3109藝術翻轉醫院 療癒心視野2025.07.3010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旅行易水土不服 日晒喝水助排便減重卡關恐賀爾蒙作祟 調適壓力飲食運動著手28企業獻愛 公益野餐9月27日溫暖登場微塑膠粒傷心腎功能 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南部豪雨恐爆類鼻疽 3步驟防疫有氧運動增強心肺功能 每周3次每次達30分鐘 作者其他文章微塑膠粒傷心腎功能 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水上活動提防感染 泳鏡取代隱形眼鏡奇美暖心角 醫療場域有藝術預防熱傷害 孩童多補水休息大暑養生健脾養胃 吃深綠色蔬菜退火左腦爸爸VS.右腦女兒 陳建仁與陳怡如的生命交響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