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助蘭嶼蘭花保種 東京蘭展冠軍復育成功

 |2022.08.20
529觀看次
字級
紅花石斛自2007年在東京蘭展贏得冠軍後,在蘭嶼山林就不見蹤影,這是本次蘭花復育計畫的重點品種。圖/台電提供

【本報台北訊】蘭嶼蘭花被大量採摘,超過一半品種面臨滅絕風險,台電聯手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將蘭嶼低放貯存場打造為蘭花復育基地,耗時4年成功復育將近1萬株蘭花種苗,並已將逾3千株交由在地鄉親認養,讓蘭花能夠「回娘家」。

台電發文指出,台灣蘭花聞名國際,紅花石斛品種更曾獲東京蘭展國際冠軍認證,而台東蘭嶼也因蘭花之島而得名,面積僅50平方公里,就有1050種植物,其中多達65種是蘭花;但盛名之下,蘭嶼蘭花被大量採摘,超過一半品種面臨滅絕風險。

這次台電與保種中心復育瀕危品種之一「雅美萬代蘭」為中小型著生蘭花,是台灣唯一一種萬代蘭,更顯復育重要性。圖/台電提供

台電今天在蘭嶼蘭恩文教基金會舉辦「2022年環境生態復育-蘭嶼蘭花回娘家」活動,由台電副總經理簡福添將蘭花遞給蘭嶼鄉長夏曼‧迦拉牧,象徵台電將復育蘭花送回娘家蘭嶼。

簡福添表示,台電蘭嶼電廠今年適逢40週年,除持續努力提供在地民眾穩定用電,也期待藉由蘭花復育活動為地方盡一份力,一起努力重現蘭花之島。

台電指出,2017年,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執行長李家維到蘭嶼採集種苗,因台電協助行程交通安排偶然成合作契機,2018年正式與保種中心合作開啟「蘭嶼特產4種稀有蘭花繁殖復育計畫」,展開迄今4年復育工作。

保種中心與台電合作進行復育,深入天池等森林步道、懸崖峭壁,圖為採集原生蘭花的種子。圖/台電提供

保種中心負責復育計畫的資深蒐藏經理陳俊銘說,復育蘭花除了保存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讓這些原生稀有植物能夠回到家鄉並再次繁盛。

保種中心與台電合作,選定急速減少、甚至瀕危的4種蘭花,即紅花石斛、蘭嶼白芨、管唇蘭、雅美萬代進行復育,深入天池等森林步道、懸崖峭壁,採集原生蘭花的種子,在溫室內授粉、繁殖,將花苗馴化後,將種苗運至蘭嶼低放貯存場繼續繁殖並提供認養,同時也將成功引種的紅花石斛與蘭嶼白芨製作成標本,收藏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標本庫中。

陳俊銘表示,本次復育計畫的關鍵是將蘭花種苗送回蘭嶼,讓在地居民能夠透過認養,將原生蘭花種回蘭嶼土地。由於台電深耕蘭嶼多年,除了提供復育基地外,更擔任保種中心與蘭嶼當地的橋樑,接洽蘭嶼的機關、團體、鄉親,建立後續接手蘭花認養的機制。

台電聯手全球最大熱帶植物保種中心-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復育蘭花,耗時4年成功復育近1萬株蘭花種苗。圖/台電提供

台電指出,台電蘭嶼低放貯存場是台灣唯一的專門核廢料貯存場,存放來自核能電廠及全國醫學、農業、工業、學術研究等各界的低放射性廢棄物。

在這次蘭花回娘家復育計畫中,蘭嶼低放貯存場化身復育基地,利用場內空間打造約40坪復育溫室,架設遮光網、育苗架,並設置排風、灑水系統,在細心照料下,讓瀕危的4種蘭花有穩定生長環境,同時經由溫室調整設定,可漸漸熟悉蘭嶼自然氣候環境,4年計畫至今,已有超過3千株蘭花種苗回到蘭嶼「娘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