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流浪動物日 動督盟籲公私合力解決流浪狗問題

 |2022.08.20
754觀看次
字級
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今天是國際流浪動物日,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發聲明指出,流浪動物並非野生動物滅絕的主因,但仍籲政府應以村里長為核心,公私協力解決流浪犬問題。

每年8月的第3個周六為國際流浪動物日,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今天為遊蕩犬發聲,呼籲勿讓遊蕩犬成為野生動物滅絕的代罪羔羊。

動督盟指出,近年遊蕩犬攻擊野生動物事件偶有所聞,一旦有保育類動物被攻擊或致死,就會引發網路論戰,國發會的提點子平台也曾成為戰場,偶爾也傳出恢復撲殺流浪動物的呼聲。

動督盟表示,國際間研究野生動物瀕危報告提到,野生動物瀕危的主因都是棲地破壞及盜獵,而台灣野生動物瀕危最大主因也是棲地破壞,元凶當然是人類。

動督盟表示,試著從農委會相關部門研究統計分析,根據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從2017年至今統計,3718隻野生動物「救傷」主要原因以創傷1633隻最多,近一步分析創傷件數與百分比,以撞擊908隻、被動物攻擊299隻、陷阱242隻等較多。

其中「被攻擊」的299隻當中,狗占190隻、貓57隻、人為25隻等,犬隻雖然名列攻擊者第一,但只占被創傷中不到2成,占整體救傷才5%。

從整體數據來看,犬隻攻擊數比例雖低,但也並非不需重視,動保團體希望犬隻都應回歸家庭,但根據農委會公布的109年全國遊蕩犬隻數量調查推估結果,全國遊蕩犬數不減反增。

動督盟指出,為了能以人道精神從源頭解決流浪狗問題,政府推動遊蕩犬族群管理政策,但如何整合、精進及優化,結合社造理念,讓村里長願意積極參與動保行政事務,才是此政策成功重要利器。

動督盟提出3點呼籲,包含遊蕩犬處理要結合村里長、社區動保志工、公部門與動保團體,社區定點乾淨餵食,搭配TNVR是過渡時期必要手段,凶猛移除勢必要人道手段以及為了保護野生動物,生態敏感區應該優先處理,相關權責單位都應該共同合作,在策略、計畫與資源上整合,才能短期看到具體效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