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Unsplash
【本報台北訊】藝人艾成昨傳出墜樓身亡,讓人關注憂鬱情緒、經濟壓力等問題。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說,疫情期間就臨床觀察,民眾感受到經濟壓力比例約增三成,打工族的工作時有時無、開店生意也不好,收入不穩定,可說是百業蕭條,包括餐飲業等深陷其害,甚至診所也因患者不敢到醫院而受到影響,就醫人數減少二成。
楊聰財表示,門診量下降時,他一想到要對許多同仁的生計負責,感到壓力很大、焦慮感升高,所幸透過與同仁成立讀書會、一起追劇,互相加油、打氣,如今疫情過後,身心患者就醫數慢慢增加,真的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圖/Unsplash
楊聰財說,一個人想不開的原因是多元、複雜的,包括生理、心理、環境等,依自殺身亡比率,男性是女性的二倍,因男性認為是解決痛苦的方法,而女性多會先發出訊息,希望得到關心,但不論男女心情不好時,親友一定要加以關心及協助。
他提醒,心理壓力大時,應注意飲食、睡眠、情緒等方面有無異狀,比如說吃不下、睡不好、情緒憂鬱,甚至是不想外出等;因此,壓力大時,首先應讓自己睡得好、三餐定時;其次多運動,如快走、慢跑、騎腳踏車等,同時與朋友多談心、一起唱歌紓壓;每天早、中、晚、睡前進行腹式呼吸,有助放鬆心情、遠離負面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