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喜助人】殯葬業也可以很公益

口述/李濂淞 文/孫沛芬 |2022.08.14
3164觀看次
字級
作者簡介 李濂淞(葬儀百貨大亨) 彰化師範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曾任大慶玉石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大家功德會顧問、國際獅子會300-C1區台中市仁愛獅子會會長、中華民國商業總會顧問、台東縣卑南鄉鄉長許文獻特助、中華民國葬儀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第7屆理事長等。 孫沛芬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資深媒體人。曾任職於電視、廣播、雜誌等媒體。曾獲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金輪獎優等獎、文創產業新聞報導獎等獎項,並兩度入圍卓越新聞獎。
幫助人這件事,我從女兒身上學到很多。在那個過程中,深刻感受到付出及助人的歡喜心。圖/123RF

口述/李濂淞

文/孫沛芬



帶著女兒的遺願,做公益是心意,也是歡喜。

我會想做公益,跟女兒很有關係,我想,這是她交給我的功課中很重要的一塊。剛開始,主要捐助一些貧苦沒錢辦喪事的人,只要有通報,我都會盡量幫忙。

當然有人會問:「你怎麼知道他們是不是真的沒有錢辦後事?」我想,一般人不會隨便拿這種事誆人,再說,會不會亂報,我們大概心裡都有數。

在葬儀百貨草創初期,有位爸爸的孩子走了,因為沒錢支付後事費用,人就跑了。葬儀社告訴我情況後,我就幫他墊付了喪葬費。但當時因為錢幾乎都投到事業上,手頭也很緊,正一籌莫展時,走著走著,就突然去簽了六合彩,原本有給了幾個號碼,但實際上業者卻隨便亂簽一通,完全不是我指定的數字,沒想到陰錯陽差,居然中了四萬多塊,那筆錢的數目,剛好就是那位父親積欠的喪葬費,只能說感謝老天爺的相助,真的太神奇了!

幫助人這件事,我從女兒身上學到很多。雖然我們那時候沒有錢,她還是很積極,十塊、十塊的投入竹筒,捐給慈濟,不只她自己投,也叫我投,在那個過程中,深刻感受到付出及助人的歡喜心。

捐助弱勢得慰藉

而公益助人除了跟殯葬有關的,我們也捐助弱勢團體。尤其自從二○二○年開始,受到疫情影響,很多照顧特殊小朋友的慈善機構,幾乎沒收到什麼捐款,我想葬儀業可以盡一分力,幫助弱勢團體能夠生存下去。

二○二二年,我們從在地開始發起捐助台東縣牧心智能發展中心的計畫。我跟台東同業商量,是不是台東葬儀公會的會員,可以捐出收益的百分之十來做善事?最後大家決議,捐出百分之五。我覺得這是個好的開始,我也希望自己能夠扮演一個領頭羊的角色,大家看到我做了之後,也會跟著慢慢捐款,讓慈善這一塊能夠愈做愈大。

我自己每年差不多會撥出兩百萬左右,用於公益。這是我的心意,也是跟女兒一起做的事。所以我堅持;第一,不對外募款;第二,不接受他人主動捐款,能夠自己做的,就盡力去付出,尤其看到牧心的小朋友天真無邪的笑容,彷彿看到女兒的笑顏般,讓我找到心靈的慰藉。

(摘自《與女兒的生命約定》,新自然主義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