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微兒
跟老公準備出門覓食時,老公提議吃頓好久沒吃的西餐。我突然想起正巧碰上情人節,恐怕不少餐廳都會推出情人節套餐,除了比平常的消費貴上許多之外,沒有事先預訂,恐怕也會沒有位子。
老公覺得我多慮了:「不會啦!只有父親節、母親節時才會需要事先訂位。」不知道他為何會有這樣的推論。我心想他還真是老男人思維,一點兒都不明白身邊的年輕人啊!但是老公接著說的話,倒是讓我深省了。
「年輕人就算不過節,也每天會都跟男朋友女朋友一起,到處吃吃喝喝;只有父親節、母親節,才會想到要跟爸爸媽媽一起吃頓飯,所以這個時候餐廳才會需要事先訂位啦!」
老公的說法似乎頗為中肯。每次在網路推播的知名餐廳前面,平常日子就可以看到大排長龍的年輕情侶,看來他們的確是未必非要等到情人節或是什麼特定日子才需要吃大餐;倒是跟父母一起吃頓飯,總是得要理由充足,絕對不會「無緣無故」,例如一年一度的父親節、母親節……
孩子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和穩定交往的伴侶之後,父母確實就經常是在商家強力廣告宣傳、拚命提醒該過節時,才會被他們想起來的家人了。
所幸現在的我輩中人,大概都早早就有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心理準備,或許也就不至於太難接受如此「殘酷」的事實和現狀了。
老公提供的「負能量」雖然讓我想著想著就浮上了淡淡的哀愁,但是轉念一想,其實心知肚明也沒有什麼不好,至少不需要因此而自憐自艾,看得透、想得開,才能用健全的心態來過孩子長大獨立之後的空巢生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