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分享】照顧失智爸爸

文/彭美玲 |2022.08.09
634觀看次
字級

文/彭美玲

父親今年八十五歲,數年前,從一開始脾氣大起大落;參加鄰里進香團,拿錯別人的行李;外出,忘記回家的路;到現在只記得很久以前發生的事,不記得眼前的你……但是他還是我最親愛的爸爸。

人類出生後,慢慢成長,從嬰兒期、兒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期、壯年期到老年期,知識、技能和情感的表現愈來愈好;年老之後,則呈現相反的狀況,尤其失智後更是如此,成長階段倒著走一次,才會到說再見的時候。

我們照顧孩子總是不辭辛勞,甘心為孩子付出一切,但是面對自己長輩的退化,卻很沒有耐心,常常覺得老人家是故意跟我們作對,亂發脾氣、搞失蹤,讓照顧者心情低落,情緒潰堤。

事實上,失智者只記得當下和年輕時的事情,如果可以讓失智者開心過每一天,其實照顧者不用太計較,但這真的很不容易。

能讓失智者在熟悉的環境中生活是最好的,隨時看到親人,會讓失智者有安全感,情緒也會比較穩定。倘若有困難,可利用日照中心和請照服員協助,讓主要照顧者可以稍加喘息。

你我都會老,沒有人希望自己失智,從父親的身上,我知道他無法控制自己。

我也了解失智者病情發展的歷程,在照顧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日照、醫療和社區據點的協助。即使爸爸已經失智,如果讓他有自尊、自信、自覺有用,有機會能跟同儕相聚,我相信會有助改善或延緩他腦部功能退化。

期待返老還童的爸爸,可以天天開心,陪我很久很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