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劉銘
若非疫情,不可能有這次的英倫之行。
在英國讀大學的女兒,過去兩年回台灣,一共有三次十四天的「居家檢疫」,她認為大部分的假期,就這樣耗費了,因此,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她決定不回來了,否則,假期變成隔離,很不值得。既然她不回來,我們就決定過去看看她,和她共度一段親子英倫生活。
今年三月下旬,啟程飛往英國倫敦,住了一個半月。這是我第一次在國外居住這麼長的時日,應該也會是最後一次,所以格外地珍惜。
去的第一天,就發覺倫敦的春天比台北的春天冷多了,寒風刺骨,面如刀割,好一個「下馬威」啊!每每出門,我都是全副武裝,衛生衣褲、毛衣、毛襪、毛帽,外穿一件擋風的厚羽絨外套,再圍上一條圍巾,就這樣,展開了與寒冷的大對抗。
不過,老天也回饋給我們一個好運,英國政府解除了所有疫情的禁令,不需要再戴口罩,與病毒和平共存。接著第二個幸運又出現了,那就是只要有證明,身心障礙人士,包括陪同者,都可以免費搭乘公車,連國外的障礙者也可享有這項福利。
既然搭公車免費,所以我和老婆幾乎每天都搭公車逛大街,一路欣賞倫敦的街景,來來去去的行人,以及各式各樣的建築物。想在哪一站下車,就可以在哪一站下車,然後走入巷弄,這是快速且深入認識這個城市最好的方法。
女兒表示,倫敦的天氣,多是陰陰的,霧霧的,故有「霧都」之稱,而下雨更是司空見慣。但我們在倫敦的45天中,只有3天下雨,大部分都是陽光普照的好天氣,極適合出遊,這是第三個幸運。
這一次英倫行,主要是看看女兒,其次才是旅遊。出發前,我就做了一些功課。譬如,巴斯這個城市,是英國知名作家珍.奧斯汀的故居,因此,我花時間讀完了其著作《傲慢與偏見》,還看了電影。當到了巴斯時,就特別的有感覺。這次去旅遊的地方,比我預期的多,這又是一個幸運。
除了這些幸運之外,老天還安排了「驚喜」,倫敦慈濟人文學校和劍橋大學,分別邀請我去演講。我打趣地和聽講的觀眾說,這完全不在我的計畫中,所以我連西裝都沒有帶。
不少人羨慕我有如此的幸運,其實,這些完全在我的能力之外,應該是老天體卹我坐輪椅,出國一次很不方便,要克服許多困難,所以才賞賜了我這些難能可貴的禮物。就這樣,不知不覺地我已去過了三十個國家。
每每從國外回來,總會有人問我,為什麼我行動不便,卻能夠雲遊四海,他們四體健全,卻哪裡也去不了?我總會和他們分享,以往我也覺得行動是靠手腳,後來我才逐漸發覺,原來真正的行動,是來自於我們的心。「樂觀的人,永遠有路可走;悲觀的人,永遠無處可去。」如果一個人樂觀的話,即便是端坐輪椅之上,一樣可以自由自在,來去如風;如果一個人悲觀的話,就算行動自如,也會患得患失,哪裡都去不了。
從這次疫情當中,讓我看見了人生無常,生命危脆,並學習到,面對這些無法預測的變數,最好的方法,就是想做什麼,就毅然決然地去做吧!因此,才有了這一次令人難忘的英倫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