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河南發現35例瑯琊病毒感染個案。圖╱美聯社
【本報台北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冠病毒疫情還沒結束,中國大陸又發現新的人畜共通病毒。對此,我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目前沒有人傳人的證據,但無法下結論。國內後續建立實驗室核酸檢測的方式,若有需要將納入國內監測重點監測項目。
權威醫療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於8月4日刊文指出,此病毒被命名為「瑯琊病毒(Langya virus,LayV)」,由北京、青島的微生物學者發現。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刊登的研究分析,LayV屬於亨德拉病毒(Henipavirus)的其中一種;在山東、河南等地已發現35例出現急性症狀的感染者,其中有26例僅感染LayV,其餘有感染其他病毒。進一步分析此26人的症狀為發燒100%、乏力54%、咳嗽50%、厭食50%、肌痛46%、噁心38%、頭痛35%、嘔吐35%,並伴有血小板減少35%、白細胞減少54%異常,肝腎功能受損35%、8%。
莊人祥表示,目前在中國大陸的山東、河南已經發現35例感染個案,但目前無死亡個案。琅琊病毒屬於副黏液病毒的一種,在人工飼養動物中,包括狗5%、山羊2%發現血清抗體陽性;另外在錢鼠中發現有27%為血清抗體陽性,推測是此病毒的天然宿主。
根據目前追蹤的資料顯示,患者之間沒有密切或共同接處史,且監測個案的家人或密切接觸者9人中,也都沒有人傳人的證據,因此認為人類感染只是偶發或散發的事件。
不過,莊人祥表示,雖然目前沒有人傳人證據,但無法下結論,還需要密切監測。由於這是新的病毒,國內仍須後續建立實驗室核酸檢測的方式,目前會加緊針對核酸剪測方法標準化,以利未來若有監測需求,納入國內監測重點監測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