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科學家3日宣布,他們在豬隻死亡一小時之後,成功恢復牠們體內血流和細胞功能。專家們表示,這項突破可能意味著死亡定義需要更新。
法新社報導,此一發現為人類未來一系列醫療應用帶來新希望,最直接的是,可以幫助器官維持更長時間,有可能挽救全球成千上萬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生命。
2019年,這支美國團隊在豬隻斷頭數小時之後,成功恢復了豬腦中的細胞功能,震驚科學界。
而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的最新研究中,研究小組尋求將這種技術擴展到全身。他們在麻醉豬身上誘發心臟病發作,從而阻止血液流通全身。此舉剝奪了體內細胞的氧氣,沒有氧氣,哺乳動物的細胞就會死亡。受試豬隻死亡狀態維持了一個小時。
科學團隊接著為豬體注入一種含有豬本身血液的液體、一種合成血紅素,以及保護細胞和防止血栓形成的藥物。在接下來6個小時的實驗中,豬體中的血液開始再次循環,許多細胞開始功能運作,包括心、肝、腎等重要器官。
研究高階作者、耶魯大學研究員塞斯坦(Nenad Sestan)告訴媒體:「這些細胞在不應該發揮作用的幾個小時之後開始起作用,這告訴我們,細胞的凋亡是可以停止的。」
另一位研究首席作者安德里耶維奇(David Andrijevic)告訴法新社,該團隊希望這種名為OrganEx的技術「可用於搶救器官」。
牛津大學人類未來研究所的桑德柏格(Anders Sandberg)說,OrganEx還可以讓新形式手術變成可能,因為它「在沒有循環來解決問題情況下,創造了更多的醫療彈性空間」。
紐約大學葛羅斯曼醫學院的帕尼亞(Sam Parnia)說,這顯示死亡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一個「在發生數小時後仍可治療、仍可逆轉的生物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