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中」帶狀疱疹機率 醫:超過3成

陳玲芳 |2022.08.03
911觀看次
字級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右)與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陳志榮(左),出席帶狀疱疹衛教記者會。圖/記者陳玲芳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研究指出,台灣人得到帶狀疱疹的機率是32.2%,即每三個人中就有一人,可能罹患帶狀疱疹「皮蛇」;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也說「我們的一生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機率,會得到帶狀疱疹」,比罹患流感重症或新冠重症的機率更高。

而帶狀疱疹常見的疹後神經痛,更如同「長新冠」,即使皮膚病灶復原了,仍有可能一直無法從疾病中痊癒,轉而成為長期的慢性疼痛疾病。因此,醫師們認為,帶狀疱疹發展出非活性的帶狀疱疹疫苗,是很重要的事情。而與免疫力相關的預防方式,則是保持健康的生活型態,讓生活作息正常,不要熬夜、不要過度疲勞、不要日夜顛倒。

李秉穎說,帶狀疱疹的主要原因是水痘病毒再活化,因為小時候得過水痘,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就會終生潛伏在體內的神經節裡,等到年紀大或是身體免疫功能比較差,無法抑制病毒時,潛伏病毒就會伺機活化,沿著神經分布、蔓延發病,最終在表層皮膚呈現出水泡的樣子,且伴隨著劇烈疼痛。

「高齡」之於帶狀疱疹,為一大危險因子,再來是「免疫缺陷」問題。此外,骨髓移植跟幹細胞移植患者,因其長期使用化療藥物、生物製劑等免疫抑制劑,也會影響自體免疫力功能,屬於高危險群。李秉穎指出,罹患帶狀疱疹常伴隨急性疼痛,且好發於身體單側,沿著神經走向表現,宛如皮膚上的蛇紋,民間說法的「皮蛇」才不脛而走。帶狀疱疹有機會引發頭痛、疲倦甚至輕微發燒等症狀,甚至可能在癒後留下慢性後遺症「疹後神經痛」。

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陳志榮表示,通常五十歲以上患者有超過半數機率,在痊癒後會留下疱疹神經痛,從此飽受長期疼痛之苦。他指出,免疫力通常從五十歲開始走下坡,而帶狀疱疹及疹後神經痛,都是年紀愈大、愈容易發生。

因此,非活性疫苗是極佳預防方法,疫苗目標是不讓帶狀疱疹發生,幫助五十歲以上民眾,達到92%保護力,減少病毒活化,預防疹後神經痛達八成以上。父親節將至,陳志榮建議民眾帶雙親接種疫苗、預防帶狀疱疹,避免併發症風險及慢性後遺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