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來入夢 繡莊二代棄電子業改當巧手繡才 王淑芬 |2022.08.02 語音朗讀 356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陳宗塍承接父親一甲子的繡工也當起繡才,並為永續宗教、傳統工藝讓作品更精巧細緻。圖 / 記者王淑芬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大學唸的是電子工程,原本無意接手繡莊事業,但是多次神明來入夢,或許是命定陳宗塍要承接為神明服務的事業,他20年來全心投入,從畫底圖、繡底、撐板到鋪棉、刺繡都能獨立完成,即使技藝繁複,神尊卻各個莊儀有神。陳宗塍的父親陳海清,在台南府城拜師學藝,一路從學徒做起,後來到高雄三鳳宮附近經營繡莊,逾一甲子的歲月縫製神明衣、八仙彩及頭旗、涼傘等,龍國繡莊是高雄市僅存的一家傳統宗教用品刺繡業者。陳宗塍雖然從小耳濡目染,多少懂一些繡工技藝,但並沒有接手繡莊的打算,尤其大學唸得又是興趣的電子工程,有心往電子產業發展。正當處於事業抉擇的十字路口,神明多次入夢,讓陳宗塍決心放下,繼承衣缽當起繡才,接手服務神明的事業。圖 / 記者王淑芬於是一切從頭開始,他從畫刺繡底圖學起、持針繡底、撐板、鋪棉、繡金蒼等,繁複的刺繡工序技藝,一點都不能馬虎,不僅正面繡工平整,背面也要條理分明才能上膠定型,尤其神明臉部表情,雙眼要能光彩照人。陳宗塍正在繡製八仙彩上的南極仙翁,他說要繡出仙翁額禿頂廣、鬚髮盡白、面容紅潤的長壽神像,繡線及繡工的運用非常重要,如果沒有真工夫及經驗傳承累積,八仙神韻無法顯現,就會失去手工製作的質感。圖 / 記者王淑芬由於用色鮮明、繡工細緻,龍國繡莊有宗教界有好聲名,訂單縱貫南北,有時也要跨海到澎湖接單,陳宗塍總是一條紅絲線走遍各宮廟神壇為神明、千歲量製新衣、新鞋,不僅尺寸大小合宜,衣服上的龍飛鳳舞手工也要精巧細緻。他說,特別是神明生日或農曆新年前都是縫製神明衣的旺季,訂單滿載應接不暇,所幸父母「老師傅」來幫忙,全家趕工,才能順利在聖誕日為神明換新衣、新鞋,他相信有神明的加持才能讓工作順心如願。一晃眼接手繡莊事業已經20年,舉凡八仙彩、神明衣、頭旗或是涼傘、桌裙等都得心應手,也因緣結交了很多宮廟住持、當家,讓他更能領受神威浩蕩、神蹟顯赫,時時謹尊神旨,更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做人處事不能違逆天尊神意。圖 / 記者王淑芬雖然與大學唸的電子工程系志向大異其趣,陳宗塍半路出家做起服務神明的事業,是他人生的一個意外,不過談到傳統技藝的傳承,既是文化也是使命。陳宗塍在工餘也不斷的精進構圖與配色,希望是一種美學的展現。他說「希望能為傳統工藝的傳承盡一份心力」,讓宗教民俗既是故事也是美學,可以永續流傳。 前一篇文章 避免國人落人口販運圈套 內政部成立專案處理 下一篇文章 北北基分攤基捷經費 傳雙北約各40億 熱門新聞 01【詩】 颱風天裡播放Heisei2025.07.1402荷蘭獨特國粹 撐竿跳河大賽2025.07.1003飲食改善代謝症候群 吃彩虹蔬菜穩定血糖2025.07.1104【斗室有燈】我見過利刃般的眼神2025.07.1105【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22025.07.1306如是說2025.07.1007WCF主席尼爾森 全家參訪台北道場2025.07.1008你知道幾種算盤?2025.07.1009減碳救地球 大馬1.5萬人復蔬路跑2025.07.1010走讀國立台灣博物館2025.07.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戶外活動熱傷害增 兒少遊戲權受限博愛座改優先席 身障權法修正屏東夏日狂歡祭 周末登場新竹棒球場 檢追查弊端台首座超級電池廠爆炸 釀15傷 七股西寮里風災重創 遊子返鄉自救 作者其他文章遊書海、玩手作 高市圖推夜宿總圖習得一技之長 智障兒歡喜就業台式素刈包 9味麵皮任選 災後清掃 慎防染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針線當筆布為墨 拼布展秀技藝2025佛光盃籃賽今開戰 16勁旅以球會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