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根據《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的新研究報告,約5%曾感染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人會出現長期喪失嗅覺或味覺的問題,可能成為COVID-19長期後遺症的負擔。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全球目前有超過5億5500萬起COVID-19確診病例,這代表在感染的至少6個月內,有1500萬人有長期嗅覺喪失狀況,有1200萬人有味覺問題。法新社報導,在疫情爆發之初,喪失嗅覺是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特徵,但不清楚這類症狀有多常發生或者會持續多久。
為了尋找答案,研究人員分析前18份研究報告,總共涉及3700名患者。在刊登於《英國醫學期刊》的新研究報告中,他們發現在感染新型冠狀病毒6個月後,有4%患者嗅覺沒有恢復,有2%患者還是沒有味覺。
研究人員估計,有5.6%患者持續有嗅覺喪失狀況,有4.4%患者的味覺可能無法完全復原。一名女子告訴研究人員,感染COVID-19兩年多,她的嗅覺還是沒有恢復。
研究人員說,在感染COVID-19的3個月內,大多數患者的嗅覺與味覺應可恢復,但「有一大群患者的嗅覺與味覺可能長期喪失,需要及時發現、施予個人化治療並長期追蹤」。
沒有參與研究的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免疫學家阿特曼(Danny Altmann)說:「這類研究提醒了我們,長期受症狀所苦的患者面臨隱藏負擔,但他們可能不認為這值得看家庭醫師,覺得不會有多大幫助。」
這項研究也發現,女性的嗅覺與味覺比男性更不可能恢復。目前還不清楚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但研究人員表示,女性的嗅覺與味覺本來就比男性敏銳,這代表她們有更多味覺與嗅覺因染疫而喪失。
研究人員分析的數據不包括患者感染的COVID-19變異株。先前研究指出,較近期流行的Omicron變異株,較不會導致味覺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