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er Cut劃紙 獲國際影展青睞

 |2022.07.29
747觀看次
字級
《Paper Cut劃紙》以回收紙本目錄為素材,藉由剪紙技巧製作成動畫。圖/周宗禎
曾惠青原創動畫《Paper Cut劃紙》,名揚國際。圖/周宗禎

【本報台南訊】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系副教授曾惠青,她創作的動畫《Paper Cut劃紙》獲十二個國家、十六個國際影展邀請展出、獲獎入圍,包括美國二○二○Flick!實驗影展、紐約二十一島國際短片影展、挪威ReAnima: Bergen(卑爾根市)國際動畫影展等。

曾惠青指出,《Paper Cut劃紙》以回收紙本目錄為素材,透過剪紙技巧製作成動畫,看似樸素,卻很不簡單;Paper Cut指的是「被紙劃傷」,非常細小的傷口,卻無比刺痛,用最小的力量介入,製造最大的影響力,就是這部動畫的重點。

她以大賣場過期目錄或回收手冊,藉由剪紙裁切、毀滅,讓這些被商業利用後拋棄、沒價值的影像,變成有觀看價值的藝術品。

校方表示,動畫另一特色是跨國與跨界合作,配樂匈牙利音像藝術家József Iszlai(約瑟夫.伊斯萊)創作,他專長在實驗性展演音像創作,初見這動畫便深受感動,提出配樂合作;曾惠青邀請他自由以音樂詮釋觀看感受,由低沉到高昂輕快,是伊斯萊對動畫聯想到的感動,他也將這部動畫影像,結合到他的音樂展演。

曾惠青表示,這部動畫製作時間約兩個月,卻花近一年實驗與構思,有些片段利用十多本完全一樣的印刷品製作,重複剪紙與拍攝,紙張消失又出現,產生如變魔術的視覺效果;有些片段使用同一本印刷品切割,但因為動態控制複雜,每秒播放十二格動畫,一格就要花費一整天。

曾惠青嘗試各種動畫創作技巧,利用身邊隨手可得的材料,創造具影響力與感動力的作品。她說,動畫創作很迷人,但太過局限電腦軟體,會限制風格與技法,失去靈魂與生命力,期許自己不斷打破框架,思考動畫創作的無限可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