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建於西元一九三三年的關西鎮東安古橋,是新竹縣定古蹟,距今已有將近九十年歷史。圖/縣府提供
【記者羅智華新竹報導】興建於西元一九三三年的關西鎮東安古橋,是新竹縣定古蹟,距今已有將近九十年歷史,因護欄年久失修而展開修復工程。歷經近一年工程期正式完工,關西鎮公所今天舉行「東安古橋護欄工程通車典禮」,未來將在東安古橋舉辦活動,讓大眾更認識古橋的歷史脈絡。
身為古蹟的東安古橋,最大建築特色就是五拱石砌的外觀。為了符合古蹟規範,修復工程期間較為耗時費工;關西鎮長劉德樑表示,鎮公所編列三百九十多萬元的經費,自去年開始修復工程,原本工期預計是八個月,但為讓護欄形式能以原古橋護欄樣式為主,加上原先護欄高度不足又再增高,期間歷經拆除後又重建,因此工期多延長兩個月左右。
為符合古蹟建築規範、流程,修復護欄的過程幾乎比重新蓋一座新橋還要來得繁瑣,但透過復舊如舊的修復方式,也讓東安古橋得以保留近百年的歷史樣貌。文化局長李安妤指出,未來文化局也將在東安古橋舉辦文化藝術活動,藉此為關西鎮注入人文氣息並帶動地方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