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垢舞蹈劇場《觀》將於8月19至21日於國家戲劇院三度登台演出。圖/兩廳院提供、金成財攝影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無垢舞蹈劇場作品《觀》是一部藉鷹族寓言,引述人與自然間的恆遠神話,巡迴全球多年後,8月將重返國家戲劇院。藝術總監林麗珍說,「這幾十年間創作時也曾默默流淚,不禁在想面對環境快速前進的同時,我們要如何尋找自己心中的平靜,希望《觀》能夠喚回我們曾經看到的美麗風景與回憶。」
林麗珍被譽為世界當代八大編舞家,有感人、鬼、神乃是共存一心,繼以《醮》講人鬼萬物生滅榮枯的淒然、《花神祭》洞見人與自然神靈間的連結後,醞釀9年,完成其禮敬神鬼,「天、地、人三部曲」的終章《觀》,於2009首演,今年將三度登上國家戲劇院。
林麗珍表示,在2022年面對疫情、戰爭、地震等動盪不安的世局下,盼《觀》以美學對自然的關懷,為台灣帶來療癒與力量。
無垢舞蹈劇場《觀》今天在記者會上演精采片段 。圖/國家兩廳院提供、金成財攝影
《觀》延續無垢「儀式劇場」的一貫風格,林麗珍以浸潤常民文化的生命體驗,鎔鑄宗教儀式、集體記憶和神話寓言為一體,藉蒼鷹之眼映照神性、人性、魔性共存一心的掙扎。
《觀》同時彰顯對環境保育議題的悲憫關懷,乳白河水、金黃稻穗、祖靈吟唱都提醒人類應珍重守護,在林麗珍細膩而又奔放的創意下,由浸染著山水墨色的巨幅布幔,以寫意垂掛的方式精準構成空間的基調。
舞者身上則是老文化所流傳下來的服裝、繡品、飾物等各式物件,林麗珍認為,老文物的精華都紀錄在它精細的手工藝裏,每個針縫、捏搥都呈現出工匠的綿密情感;而時間的歷練,加深了文物的深度與力度,和穿戴它們演出的舞者共同構成了劇場裡時間與空間的力量。
《觀》8月19日至8月21日於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