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薯條荒長達半年 餐廳轉向大陸進口

 |2022.07.25
937觀看次
字級
日本餐廳使用的美國進口薯條,從去年冬季就開始缺貨至今。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進口薯條從去年冬季缺到今年夏季,讓許多日本餐廳乾脆改向中國大陸進口,或是直接將這道餐點從菜單中消失。

日經新聞報導,經營連鎖餐廳Gusto等的雲雀餐飲集團(Skylark),本來完全不從中國大陸進口薯條,但如今大陸薯條已占其供應量的20%至30%。

日本全國進口的大陸薯條已從去年11月開始激增,今年4月共進口1300噸,是去年同期的27倍。

雖然大陸薯條目前仍僅占日本進口冷凍薯條的約3%,但這項轉變顯示日本餐飲業正在尋找替代品。

日本的薯條短缺問題從去年12月開始受到大眾關注,因有消費者在社群媒體抱怨,麥當勞限制只販賣小包薯條,日本麥當勞甚至為了薯條動用緊急空運,然而半年過去,日本餐飲業卻仍在苦於應付薯條荒。

圖/Unsplash

這波薯條荒是新冠疫情導致全球供應鏈斷鏈的結果之一。美國線上購物潮引發停靠美國的貨櫃輪暴增,造成港口塞港,去年11月塞在洛杉磯港外的貨櫃輪平均要等8.4天才能靠港。

等待靠港時間今年5月縮短為5.3天,但仍是疫情前2019年的兩倍,到了6月上海解除防疫封控後,洛杉磯港的貨櫃輪數量又開始暴增。

更糟的是,美國西岸港口工人此刻仍在和資方談判新的勞動合約,迫使日本麥當勞停賣中薯和大薯。

日本麥當勞和摩斯漢堡已開始改從美國東岸進口薯條,但日本麥當勞表示,運送時間需比從美國西岸進口長約五周,且費用也更高。

日本今年從美國進口的薯條單位價格已比去年同期上漲30%至90%。食用油價格也正在攀漲,主要受疫情和俄烏戰爭帶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