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與圖/臺北市敦化國中設備組長賴怡玫
109學年度接任設備組長,既要管理教學設備、理化實驗器材,也要負責圖書館的大大小小活動,過程中,理工背景的我體驗了推動閱讀的浪漫。
閱讀推廣內容包羅萬象,讀報教育是其中一種。報紙是讀報教育的教材,班級閱讀的主流之一,本校每班都有一份《人間福報》,供學生閱讀,以汲取知識見聞,擴增視野,培養明善惡、辨是非的能力。
本校從100學年度施行《人間福報》雙園(家園、校園)教育,至今滿十年。當初圖書館設計一張剪報學習單,採用開放式的學習心得分享,供學生在報紙中選擇關注的一篇報導閱讀後剪報,並記錄心得想法,或圖或文,自由發揮。翻閱這十年來集結成冊的優良作品,小小發現,實在有趣:
一、學習單的呈現:
過去學生多以文字流轉紀錄感受,洋洋灑灑,大有可觀;而現在學生能力多元,喜好插畫,獨創的藝術表現豐富有味。
二、議題的選擇:
《人間福報》版面多元,而從剪報單上不難發現多數學生迴避要聞社論,偏好人物特寫與生活副刊。但開卷有益,文章報導的人事物都能鼓勵年輕學子奮鬥向上、向善。
三、時間的變遷:
學生剪報作品風格不同,不變的是,《人間福報》秉持就事論事、客觀持平的資訊內容,由公益出發的初衷始終引導學生在心中培養美善的觀念。
另外,科技改變訊息的傳播途徑,也改變讀者擷取資訊的方式。今年推動讀報教育依然鼓勵學生多讀、多寫,也開設「媒體識讀」社團,以實體報紙與網路新聞當媒材,帶領學生學習辨識訊息真偽、理解訊息立場、解讀訊息內涵,具備自主思辨能力,成為有媒體素養的公民。
閱讀的影響深遠且廣,《人間福報》是重視外在視野及內在心靈的好媒體,耕種福田,潤物無聲,有涓滴的浪漫,也有鴻海的情懷。希望透過閱讀推動與鼓勵剪報學習單的投稿,涵育學子的素養,並擁有快樂的寫作環境,在未來學習生涯中持續筆耕不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