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校園】花蓮東里國中師生共讀 獲閱讀特優認證 文/人間社記者楊璽樺 |2022.07.25 語音朗讀 337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文/人間社記者楊璽樺圖/東里國中 花蓮縣東里國中推動閱讀教育,由教師以身作則,帶領學生大量閱讀;師生共讀的習慣養成後,進一步影響到家長,能陪孩子在家閱讀。學校同時設計閱讀護照、辦理主題書展、實施讀報教育,斐然的成果榮獲2021年閱讀等級認證特優學校。 校長吳盛正指出,東里國中位於花東縱谷,早在清道光年間,就有從屏東而來的西拉雅族人在當地墾殖,後來閩、客移民陸續遷入,從清代至日治初年,東里村一直是富里鄉人口最多的聚落,因而稱為「大庄」。為了讓孩子了解本土文化,且動靜皆宜,學校設定「大庄踏查」、「閱讀推動」、「木雕課程」與「足球社團」為發展特色;此外為與國際接軌,並結合西洋節慶,讓孩子扮演動漫或電影人物,藉此學習英語,進一步接觸世界各地風土民俗。 為推動閱讀,學校每周安排三天晨讀時間,每周五為「閱讀日」,全校師生與行政人員齊聚活動中心,聆聽他人分享好書好文的心得以及閱讀帶來的啟發,同時舉辦主題書展、閱讀護照、讀報教育有獎徵答。 由於學校大力推廣閱讀,大幅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並獲得2021年「推動全臺中小學晨讀運動——明日閱讀日」閱讀認證特優學校,成為花蓮縣境唯一獲特優獎的學校。吳校長說明「晨讀運動——明日閱讀日」是由教育部委託中央大學主辦,目前已有838所學校響應,強調「身教式持續安靜閱讀(Modeled Sustained Silent Reading,簡稱MSSR)」,孩子以教師、家長為閱讀榜樣,提升與培養閱讀習慣和興趣;教師、家長以身作則,為孩子的模範,也拉近與孩子的距離。 教務主任王宣文特別介紹學校的環境,戶外清幽宜人,晨讀時間會安排師生在樹下讀報。經過持續性的身教培養,學生不僅能安靜地讀報,也學會摘要新聞內容、說出感想,選擇閱讀的題材篇幅更有加長的趨勢。她說,有數理科教師反映,當今國中會考著重閱讀素養,考試題目字數大增,學生能夠完整閱讀,並按照題意作答,晨讀的訓練絕對功不可沒。 王主任進一步指出,《人間福報》的教育藝文版、趣味多腦河等版面,最受師生青睞。由於內容新穎豐富,有助於師生雙向交流和啟發,讓教師在多元教學方面更能得心應手。 有學生分享清晨搭乘校車上學時,在車上可以安靜閱讀,心情感到很愉悅。也有學生原先不敢在大庭廣眾下分享,經過晨讀訓練後,已能摘出重點,報告有趣的內容,甚至在全校師生面前侃侃而談,對於提升自信心有莫大助益。 閱讀的氛圍洋溢,這真是校園美好的風景。 前一篇文章 【讀後心得】發展興趣‧堅持到底 下一篇文章 【教學線上】推動閱讀的浪漫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普門寺讀報教育走入校園 涵養正知正見的三好學生《人間福報》走進阿里山鄒族部落小學 十字國小 作者其他文章花蓮.壽豐 花東縱谷如畫卷 池南山水怡心田雲林.林內 八色鳥與蝶共舞 螺溪搶水種米穀 月光寺祝禱 盼消災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