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臂船長】徐京坤 挑戰航海運動員的頂級賽事

文/記者常清潭  |2022.07.24
2938觀看次
字級
2020年6月4日,徐京坤駕駛雙體帆船抵達葡萄牙亞速爾群島聖米格爾島的蓬塔德爾加達港。圖/徐京坤提供
2020年6月4日,徐京坤駕駛雙體帆船抵達葡萄牙亞速爾群島聖米格爾島的蓬塔德爾加達港。圖/徐京坤提供
徐京坤完成為期3年的環球之旅。圖/徐京坤提供

文/記者常清潭 

今年三十三歲的徐京坤,山東青島平度市人,在社交媒體上,他喜歡稱自己為「獨臂船長」。二○○一年,十二歲的他在玩耍時被鞭炮炸傷,從此失去了左前臂。康復出院後,積極要強的徐京坤很快調整好心態,重新投入生活。空閒時間,他堅持運動,讓身體保持良好的狀態。二○○五年,徐京坤因身體素質出眾入選國家殘疾人帆船隊,從此與航海結緣。

航海相伴感受成長

「剛接觸航海時,就像與一個陌生人偶遇,對領域裡的一切都很陌生。」徐京坤說。

身體的不便、獨行的孤獨、風浪下隨時可能發生的意外……這些挑戰並沒有讓徐京坤繼續航行的軌跡停止。與航海相伴的過程中,他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長,也對這項運動愈發熱愛。

二○一二年,從國家隊退役的徐京坤獨自改造了一艘長七公尺的帆船,從青島出發,開啟了自己的首次遠航。此後,又多次創下紀錄,用行動證明自己在航海領域的天賦與實力。二○一五年,他改變了Mini Transat賽事不允許身障人士參賽的歷史。二○二○年六月,他駕駛雙體帆船抵達葡萄牙亞速爾群島,完成為期三年的環球航行,創造了中國大陸首次雙體帆船環球航行的紀錄。

今年十月,四年一度的「朗姆之路」跨大西洋帆船賽即將迎來第十二屆比賽,徐京坤也從幾百位報名者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寶貴的參賽資格。這也意味著,他將成為「朗姆之路」自一九七八年創辦以來的首位中國大陸選手。

「朗姆之路」一直被航海運動員們視為領域內接近頂級的賽事。一人一船,從法國西北部城市聖馬洛出發,在約十五天內跨越大西洋,到達加勒比海的瓜德羅普島。全球水平頂尖的航海家們,都將在這三千五百四十二海里的賽程中一展風采。

從零開始改變人生

而今年能在三個月後出戰「朗姆之路」大賽,對徐京坤來說,有著格外重要的意義。在他眼中,這是一次從0到1的突破︱︱不僅針對自身,更針對大陸的航海運動員。「我是大陸第一個參賽的人,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參考,有太多未知需要面對。」徐京坤說。

儘管如此,他卻覺得總要有人跨出第一步。「這樣到了下一次,我們就有資料和經驗可以參考,就會知道可能面臨的困難,知道如何去訓練、提升、組建團隊。即使未來我不再航海了,也可以讓後輩的年輕人少走彎路。」

而這次大賽的另一個重要意義在於,如果能取得好成績,獲得相應的積分,徐京坤就可以「半隻腳踏入旺代」了。

「旺代」指旺代單人不間斷環球帆船賽,被選手們稱為「航海界的珠穆朗瑪」。這是徐京坤十七年來一直追逐的夢想,是他一直想去攀登的「山」。而「朗姆之路」就是他需要跨過去的第一座山峰。

目前,徐京坤正在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朗姆之路」的備賽中,他正在對船體結構檢修、物資準備、資料收集等方面做盡可能全面的準備。雖然壓力很大,但他仍願意為此拚盡全力。

「我是一個山裡的孩子,一切都是從零開始。但我想讓年輕人們從我身上看到,原來憑借著夢想和執著,人生也可以這樣改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