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王保淋、道昀報導】佛光大學佛教研修學院「國際交流訪問團」,四至七日在馬來西亞展開教學暨交流行程,研究生妙地、有智法師以「般若的妙用」、「佛教的慈悲觀」為題,分別在八打靈雙威大學、馬來西亞國立大學、怡保佛光之家及馬六甲等地,舉行四場英文佛學講座,與近兩百位華、印籍教授、學生及佛光青年,進行佛學交流。
佛教學系研究生前往馬國交流,引起大馬青年關注。雙威大學鄭教授說:「從講座可感受佛教學系栽培國際佛學人才的用心,既有專業佛學義理訓練,也重視生活實踐教育,是相當完整的教育體制。」
妙地、有智法師以智慧、慈悲為主題,詳細講解如何把般若智慧實際運用於生活、培養慈悲心的方法等;其中,提及父母辛苦養育孩子,未曾發出怨言,就是慈悲的表現,而為人兒女懂得回饋父母,就是孝心、慈悲的表現。
雙威大學林教授說,我以為佛學只存在華文領域,沒想到以英文為媒介的佛學講座,也能講得如此生動。
而國立馬來西亞大學資訊、經濟、金融、商業等系所同學,對於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遠從台灣來馬國舉行英文佛學講座,感到興奮,熱烈提出「如何運用般若於課業上」、「如何實踐般若及慈悲取得平衡」等問題。
妙地法師說:「此次到馬來西亞的交流及佛學講座,從聽眾不辭兩小時車程趕來聽講,聚精會神聆聽及勤作筆記,可知大馬青年對佛教文化的渴望,相信未來會有更多交流互動的因緣」。